白淀风 http://www.sjqbdf.com/

 许三湾古城平面呈方形,城东西长94米,南北米,面积1万余平方米。古城开南门,有瓮城。城垣夯筑,四角有角墩。城内有建筑基址。城周围有墓群三处,可见封土的古墓葬余座,是目前国内公布最为密集、保存最完好的特大古墓群。

  许三湾古城及古墓群是汉晋十六国时期河西地区重要的历史遗址,对研究当地的历史、经济以及十六国时期割据政权等具有重要的价值。

这角墩、瓮城、城外的烽台、小城不正是双旗镇的范儿,和电影里的外景地一模一样吗?

  12月3日正午,拜谒了骆驼城遗址后,记者的采访车往西继续行进。

  车上,高台县县委宣传部的张国福先生忽然说:“看过《双旗镇刀客》吗?你知道它的外景地在哪吗?”

  我说,当然看过,而且不止一次。并且为这部年出品的影片有古龙或者温瑞安武侠小说意蕴而着迷,它发生在语焉不详的时代,聚焦了西部村庄的一桩侠客事件,其实是主人公避无可避的一次“取尔性命”的严重斗殴,只是由于那条是非起伏、杀机腾腾的萧索长街上,人人都是刀客——拔刀说话而非挥拳相向。杀手无情,步步进逼,还是个孩子的主人公看着杀手对阻挡他前进的人们“斩立决”——全是一刀封喉,我们则看着孩子似乎表现出脆弱和恐惧,因为移向佩在腰间的两把短刀的手指在微微颤动。然后,短刀与两条人影相合,金属碰撞的声音,再分开时,生死已决,杀手的热血已喷洒在处变不惊的长街。

  黄沙漫天,马嘶人怒。

  这场长街械斗的发生地双旗镇,实际上就是一座戈壁滩上极其粗粝的古堡,它从内到外散发着一种蛮荒的力量。而双旗镇的民居是一些崩坏破旧的土坯房,土街上刀客的马蹄“嘚嘚”踏过,都会发出震颤。

  这座古堡虽小,只有一个城门,却有瓮城,而黄土夯筑的城墙则显得高大阔深。

  一直以为《双旗镇刀客》的外景地是宁夏的镇北堡,难道不是吗?张国福说,好多人其实不知道,它就在我们高台,就是我们马上要去的许三湾古城。据说《双旗镇刀客》的外景组在兰州租了两辆吉普车,行程万里,终于意外地发现了一个古城堡,叫许三湾城,是汉代留下的,四面围墙,保存完好,但当时古城内空无一物,里面什么也没有。电影中看到的街道、民居都是美工搭建的。

  离开了村庄、田地,眼前是荒凉枯寂的戈壁,只有远处银灰色山尖在阳光下闪闪发亮,透出些许神秘,而云朵的巨大投影又将其变成了深沉的藏青色。我们看到路边有一圈铁丝网像围起的牧场一样将一座古城围在里面,走到近处一看,这角墩、瓮城、城外的烽台、小城不正是双旗镇的范儿,和电影里的外景地一模一样嘛!

  翻阅手中的《高台史话》,里面介绍到许三湾古城遗址的位置时是这样说的,它“位居张掖酒泉盆地中部茫茫戈壁,南枕祁连,西望酒泉、北频巴丹吉林沙漠南缘。整体为南部祁连山北麓洪积平原带。地面常见有白茨、苏枸杞、红柳、木紫菀、红砂、珍珠、碱蓬、麻黄等灰棕漠土冲积平原典型植物;隼、黄羊等珍稀濒危动物出没”。

  怀着激动的心情从南垣正中的城门洞入城,一股旋风忽起又迅速平静下来,古城揭开了它神秘的面纱。

  规模惊人的许三湾古墓群

  许三湾古城外的辅城

  许三湾古城内已被填埋的水井

那突起的小土包难道是坟茔吗?那种震撼的场面几乎可以用惊怖来形容

  我们由外到内,由下到上,对古城进行考察。从正对城门的梯形马道,就能认出它的确就是《双旗镇刀客》的外景地(电影中那里插有两根高大的旗杆)。许三湾古城不大,但城墙却体现了对军事防御的苛刻要求。长方形的墙体高约8米,南北长约米,东西宽仅94米;南垣正中城门洞西侧筑有方形的瓮城,四角是方形的角墩,都可以有效地杀伤来犯的敌人。我在想,当时双旗镇的百姓们在此张弓搭箭,哪能让马贼一样的刀客侵扰他们平静的生活呢?

  古城如昨,唯一遗憾的是《双旗镇刀客》里的街道、民居,连一根木头、一堵墙都没有剩下,张国福说,起初高台人还觉得可惜,如果那些搭建的外景保留下来,说不定也会像镇北堡那样名声大噪,成为吸引游人的一处景点呢,但现在他们却一点不后悔再次把苍凉和孤寂还给古城,毕竟一部电影只能带来一时的喧闹和浮华,而在古城及古城周边的土层里,却隐藏着许多惊天的秘密。

  以前的许三湾古城城内城周地表就可以看到大量汉唐时期的红陶片、灰陶片、白陶片以及少许清代的瓷片、瓦片等遗物。而早在年,人们就曾在城内掘出成堆的五铢、大泉五十、货泉、开元通宝等古币以及铜箭族、铜带钩等,总量重达1吨多,可以想见,曾几何时它也是商旅辐辏,甲士如云。

  清代前期,这座小小的城池又被利用起来,筑堡屯田。雍正时期“许三湾堡户三十九,口八十三”(《高台县志》),是当时高台最小的城堡之一,可见其开垦规模不大,并且到乾隆年间就再度荒弃了。

  奇怪的是这座古城在史书和地方志中找不见详细的记载。它到底有什么来历呢?

  在文管所工作人员的指点下,记者手搭在额际,向西南方向眺望,在远处戈壁滩上地表浮动的热气中,我们看到一座座馒头般隆起的小土包密密匝匝地映入眼帘,一眼望不到边。那突起的小土包难道是坟茔吗?那种震撼的场面几乎可以用惊怖来形容。

  工作人员说,那正是古墓群,涵盖了从汉、魏晋到唐的历个朝代。许三湾遗址正是因为古城及周围墓群所蕴含的不可估量的文物价值,早在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一带总计有汉、魏晋、唐代古墓葬余座,是目前国内分布最密集、保存最完好的大墓群。

  出了许三湾古城,我们沿着一条便道,前往西南方向近距离查验这处规模宏大的古墓群。

  这些古墓还有着共同的特点,多是底圆顶方,高达2到3.5米,墓群中也有20余座土墩墓,方形,底边长30多米,高4到5米,估计墓主人生前身份显赫之故吧!置身于古墓群中,没有想象中的不安,没有凄凉哭号的阵阵寒风,没有颤抖不止的沙沙作响,我们一行众人的神情忽然变得肃穆和崇敬,因为在这里,不知是多少灵魂的居所,他们在这里长眠。

  张国福说,为了详细调查许三湾古城西南这些古墓的规模,当时的文物工作者买了一大捆木卫生筷,每查一墓,在墓顶上放一根木筷,以防漏查。,而在另一处的五道梁墓群也有墓葬余座,而五道梁地名的由来,据说就是来自于古墓群间的五道堤坝,原为古人保护城郭、农田和墓葬免遭洪灾所筑。

  专家从这星罗棋布的古墓群中似乎找到了许三湾古城由来的答案:

  据史料记载,两汉曾在今天的高台县西设置表是县,根据许三湾古城附近密集型的汉墓群考证,有专家推测表是县最早的治所即在今许三湾遗址附近。后因该地区多地震才易治他处。

  而在前些年许三湾古城西南墓群出土的一件绢帛衣物疏上,有“建康郡表是县都乡口府里……”等字,与前述骆驼城南墓群出土的“建康郡表是县都乡下杨下里”木牍互为印证了汉晋时许三湾与骆驼城在行政建置上的关系。《资治通鉴》简略记载,义熙十三年(公元),沮渠蒙逊追击西凉李歆,战于解支涧,败,不得已乃“城建康,置戎而还”,据此,有专家推测许三湾古城可能是沮渠蒙逊所建,是为戍守建康郡而建的军事城池。

  播种图壁画砖

  采桑图壁画砖

  车马出行图壁画砖

  宰牛图壁画砖

  切肉图壁画砖

从每一件壁画砖上,我们才能找到古代艺术家:他变化的节奏、他的丰富、他的力量,他让人惊叹的创造力

  在高台县馆藏的文物中,记者看到了从许三湾出土的大量壁画砖,和高台临近的苦水口遗址、骆驼城遗址的壁画砖、木版画一样在陈列柜里熠熠生辉。它们的画面内容非常丰富,其中表现农耕内容的有犁地、播种、耙地、耱地和嘉禾、田园等,描绘牧猎生产的有驰马引弓、鹰犬围猎、扬鞭放牧牲畜觅食的;描绘生活场景的有歌舞宴饮、品茗清谈、庖厨切肉、酿造酒醋的;有描绘社会生活和政治制度的,如市集、讲学授经、尊贤养老、杂技、舞蹈等;有神话传说和迷信思想的,如伏羲、女娲、日月、白虎、青龙、朱雀等;还有表现官员车马出行盛况的。

  壁画砖一砖一画,砖面用白粉涂底,丹砂饰边,中间用墨色、丹砂作画。这些壁画运用中国传统的线描笔墨技法,用笔流畅自如,用色单纯热烈,构图简洁,形象生动,朴实自然,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众所周知,在东汉末年董卓之乱,犹如一股强劲的旋风,使久已摇摇欲坠的东汉王朝终于崩溃瓦解。与军阀割据、王室贵族自相残杀相推引,北方游牧人如洪水般从西北高原横冲直下,同汉人争夺生存空间,一场长达年的战乱由此展开。尤其是西晋怀帝永嘉中,匈奴、羯人起兵,黄河中下游的广大百姓横遭战争屠杀、蹂躏。这一事件,被外国史学家称为“三世纪危机”。

  那么我们所看到的高台魏晋墓的壁画砖却为何凝结着一种安定祥和之气呢?

  这是因为大量中原汉族人口为躲避战乱,不断从黄河流域迁往凉州。文化上的优势和数量上的多数(“中州避乱者,日月相继”、“散奔凉州者万余人”)使这些移民成为凉州农耕区的主体人口,他们所传带的文化也成了凉州文化中的一股新鲜血液。

  “秦川中,血没腕,惟有凉州倚柱观”。这句歌谣形象地说明远离战火的古凉州是当时北部中国惟一安全的地区。

  正因为河西成了当时的世外桃源,从每一件壁画砖上,我们才能找到古代艺术家:他变化的节奏、他的丰富、他的力量,他让人惊叹的创造力。

  年6月出土的《牧鹿图》壁画砖和《女娲图》壁画砖复制品,作为文化交流的使者,应邀在加拿大多伦多中华文化中心展出,得到了各界的高度赞扬。

  《朱雀玄武图》壁画砖描绘了一只昂首阔步、栩栩如生的朱雀,在它后面,有一仅显露龟背的玄武。朱雀玄武作为天文四宫、四灵或四神兽的组成部分,出现于汉唐墓葬在考古发掘中已屡见不鲜,而以“前朱雀后玄武”的组合形式并用娴熟的绘画技法表现在同一画面中,则仅此一例。

  在行的方面,乘坐牛车是魏晋时期时髦的风气。高官显贵们竞相比赛牛车的装饰和快捷,并用于出行的仪仗之中。年出土的《牛车出行图》壁画砖,构图生动,线条潇洒,形象鲜明,描绘的是带篷的辎车,说明墓葬主人生前属县一级的官吏,《牵马、猎犬图》壁画砖,展现的是主人牵马远眺,骏马辔鞍俱全,昂首嘶鸣的雄姿,跟在后面的猎犬警视前方,形象地说明魏晋时期丝绸之路商旅络绎不绝、商贸流通繁荣兴旺的情景。佛教题材绘画的兴起,是魏晋时期绘画发展的显著特点之一。《米山面岭图》壁画砖,则展示的是古人希望死后在另一个世界里摆脱贫困、幸福安康的虔诚心愿。此画绘麦垛如山,粮食成堆,呈现一派丰收富足的景象。作者以红色表现麦垛,效果明快,丰收喜悦之情不言而喻;以赭石色巧点堆放的粮食,空灵中生出一种用之不竭的意境,用最简省的笔墨和物象很好地表达了绘画的主题。

  高台出土的东汉时期的彩绘木马

  高台出土的东汉时期的木牛车

正是在这道光亮的透射下,那些壁画砖的线条色彩才能如此灵动浓烈吧。

  在网上看到这样一道历史课的选择题:

  根据《魏晋汉人胡食(画像砖)》,有人据此得出下列结论,你认为其中正确的是:[]

  ①说明当时社会动荡,人们饮食不讲卫生

  ②说明少数民族吸收了汉族文化

  ③说明汉族吸收了少数民族文化

  ④体现了当时民族融合的成果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答案B

  这道选择题的答案,用来解读三湾古墓群和临近的苦水口古墓群、骆驼城古墓群出土的大量魏晋时期的文物瑰宝壁画砖中田园和牧歌的交织,也非常准确。

  十六国时期,河西的割据战争,本质上是中原移民和当地少数民族的大规模冲突,这也使得魏晋南北朝时凉州文化呈现出多样性和丰富性。古凉州土地辽阔,东西长公里,南北宽90公里,而历史上的疆域范围更大,有人测算,其中五凉时期的前凉据境多万平方公里,跨今甘、青、新、宁、内蒙五省区。所以,在凉州内部形成了各种不同的自然地理区域,如高原、平原、雪山、沙漠、戈壁,表现出不同的地理特征。

  从文化地理区位来看,凉州处于我国古代蒙古文化圈、青藏文化圈的交会地带,也是中原文化、西域文化有效辐射之区域。西出与东进即进入西域文化与中原文化之区域,南下北上分别穿越祁连山和北山山地即步入青藏文化圈和蒙古文化圈腹地。在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的碰撞、融合中,凉州文化得到了多向度的发展和深化。这一时期形成了史家赞不绝口的“五凉文化”,这一强劲而清新的文化精神在中国文化史上大放异彩。

  自西汉始,凉州的农耕区一直处在中原王权的管理之下(除十六国时期、唐末、西夏),而居住在祁连山区的游牧民族则长期游离于中原政府管辖之外。生活在凉州境内的游牧人住毡帐、食肉、饮乳及马乳酒、衣皮革,过着逐水草而迁徙的生活。而农耕区的汉人则养成了重农、安土的观念和吸收中原先进文化的思想,“凉州女儿高满楼,梳头已学京都样”便是极好的佐证。

  有人说:“河西走廊是中华文明构成要素中重要的一部分,充盈着从古至今文化精粹的历史光亮。”正是在这道光亮的透射下,那些壁画砖的线条色彩才能如此灵动浓烈吧。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linshengzx.com/jlzx/102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