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走一回 十七
雪岱山,犹如一只翘首傲视的雄鸡巍然屹立在红旗河畔哈达门乡的群山之中,每当太阳从天边升起的时候,它都会激动得面带绯红,仿佛在引颈报晓,呼唤黎明的到来。
海拔1206米的雪岱山地处日本海边缘,季节特征十分明显,总是披着神秘的面纱。夏季里常常云雾弥漫,山顶高耸云端;冬天里大雪封山,寒风凛冽,徒步登上山顶几乎不可想象。"五月雪花飘,六月穿棉袄,七月雾茫茫,九月雪又到"是雪岱山的真实写照。 观云海日出要选择雨后的晴天,趁着漆黑夜色,沿着蜿蜒的盘山路向山顶攀登。 随着东方泛白,眼前的一切渐渐变得清晰起来。只见脚下云雾缭绕,如涌动的江流浩渺、辽远,周围的群峰在云雾的烘托下,象一座座孤岛。 泛白的天边出现了红晕,色彩越来越浓,迅速向四周扩散;太阳终于露出头,发出耀眼的光,云海不再矜持,兴奋地躁动起来。太阳冉冉的,轻轻跳动,努力从云海中挣脱出来,当一轮朝阳全部呈现东方的时候,顿时光芒四射,云霞漫天。云海翻滚着,彤红、金黄、灰白交织在一起,象一条条游龙,变幻出不同的画面,气势磅礴,凝重深远。此时观日出的人们迎着金色的阳光,脸上露出惊异的神情,心也随着初升的太阳一起跳动,完全沉沁在紫气东来的神韵之中。 据2000年南京紫金山天文台观测,雪岱山是中国大陆第一缕阳光首照地,人们站立山巅面对太阳释放出的无限热情,江山大地的神奇画意,不仅轻轻闭上眼睛,从心底许一个心愿,让这一刻永远成为美好的记忆。 驻守在雪岱山上的官兵表现出乐观豪情,他们努力适应这里天寒地冻、寒风刺骨的自然环境,身居高山不畏艰难,努力寻找属于自己的一块空间。在营房后面的石坡上有一颗雪山松,粗壮挺拔,枝繁叶茂,有着150多年的树龄。早在1938年的时候雪岱山遭受了一场山火,山上的树木都被烧光了,唯独这颗雪山松在大火中幸存了下来。战士们在树下平整出一块十几平方米的地方,摆上石头桌椅,还在旁边立了一块“雪山松简介”木牌,他们敬畏雪山松的傲然屹立,把它看成是扎根树,经常到树下休憩聊天。 冬季里越往山顶走,你会感到柞树的线条越来越突出,经受高山环境的历练,柞树顶端的枝条变得弯曲顿挫,招手向人们示意,充满了热情和浪漫情调。 山虽静,水有声。在雪岱山脚下茂密的树林中流淌一条溪流,巨大的石块横卧在水中,天然形成吊水壶瀑布景观。只见湍急的清流被突兀的巨石阻挡,簇拥着倾泄而下,似锦帛飘逸,飞雪流莹,坠入潭中后,在下方形成一千多平方米的水面,因此珲春的吊水壶又叫吊水湖。人们不仅感叹水的多变性格,方才还是急躁露窘,簇拥跳跃,喧闹不止,现在一下变得腼腆、平静、柔和。每到深秋时节,湖边高大的枫树缀满红叶,片片红叶飘零的时候,湖水显得更加晶莹、沉静、深邃,让人留恋其中,不忍离去。 如果平日里逆流而上,会看到树荫下露出水面的石头布满青苔,为溪流增添了一份幽静。称奇的是有的石头上或生长一丛绿草,或生长一束不知名的花草,姿态优雅,和着轻波,低吟一首“生命之歌”。 “青山看不厌,流水趣何长”,雪岱山、吊水湖风姿无限,成了人们钟情的地方。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linshengzx.com/jljj/5.html
- 上一篇文章: 秋染老白山 十八
- 下一篇文章: 对不同行业的信用评价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