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高考考生如何完成高考哪些暖心保障提
央广网北京6月9日消息(总台央广记者李行健)中国残疾人联合会提供的数据显示,年,全国有名残疾人被普通高等院校录取。今年,各地为1万多名各级各类残障和行动不便考生提供了便利和帮助。据统计,“十三五”期间,高考申请“合理便利”的残疾人数量逐年增加。五年内,全国共有5.75万名残疾学生被普通高校录取,比“十二五”增加1.92万名,增长50.1%。今年参加高考的考生中,有一些同学需要经过特殊保障才能完成考试,从考前到考后,各地采取哪些保障措施,为考生提供“合理便利”?在辽宁省大连市第六中学的高考考点,记者看到有考生在考场工作人员和家长的接力保障下,乘轮椅参加高考。辽宁省大连市招考办招生工作部部长王纪介绍,今年大连共有4名肢体残疾和7名听力残疾高考考生,此外还有8名意外受伤的考生。这些同学在申请“合理便利”之后,都得到了考点全流程的保障。其中,7名听力残疾高考考生得到了佩戴助听设备进入考场、免除外语听力考试等便利服务。王纪说:“通过大连市残联和大连市招考办的共同认定,报请省里统一认定后,高考期间给予他们‘合理便利’。这7名孩子当中,佩戴人工耳蜗的有3名考生,佩戴助听器的有4名考生,他们佩戴助听器和人工耳蜗顺利参加考试,不然他们无法通过考点安检设备的检查。根据相关规定,极个别的考生可以申请免除外语听力考试。”什么是“合理便利”?哪些考生可以提前申请?《残疾人参加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管理规定》中提到,招生考试机构在保证考试安全和秩序的前提下,根据残疾考生的残疾情况和需要以及各地实际,可提供如盲文试卷、大字号试卷、携带助听器、人工耳蜗进入考场、使用轮椅拐杖、优先进入考点、适当延长考试时间等便利。吉林省残联教育就业部部长董爽介绍,今年吉林省共有61名符合条件的残疾考生在参加普通高考中得到了相关的便利服务,“(其中)有29名听力残疾考生享受到了佩戴助听器、佩戴人工耳蜗、免除外语听力考试等便利服务;有25名肢体残疾考生享受到了使用轮椅、携带拐杖、携带特殊桌椅、延长各科考试时间、需要引导辅助、优先进入考点考场等便利服务;有3名视力残疾考生享受到了携带光学放大镜、延长各科考试时间等便利服务;有4名多重残疾考生分别享受到优先进入考点、考场、延长各科考试时间等便利服务。”湖南长沙考生小章出生时因血氨过高,导致小脑失衡,落下的肢体残疾使得他行动不便,由于手部无力,他的答题速度也会比常人要慢上很多。根据相关规定,湖南省教育考试院为他延长了30%的考试时间,并将他专门安排在了二楼考场,避免一楼考生散场时对小章造成干扰。另一位考生则因为患有强直性脊柱炎,背部弯曲时会极为疼痛,他只能以平视前方的角度,进行笔试答题。长沙铁路第一中学考点考务组长金奎介绍,备用考场中的桌椅、答题板都是考点提前特制的,“他没有办法趴在桌上进行答题。我们帮他换了最矮的凳子,但最终还是不合适。最后想了一个办法,干脆把凳子的四个脚全部锯掉,让凳子基本上变成了矮凳。”江苏省邳州市教育局党委委员汤相普介绍,当地一名考生在考前几天突发疾病,但因高考选择保守治疗,导致行动不便,当地教育考试部门在了解到有关情况后,为其专门制定了高考保障方案。汤相普说:“从考前送考到考场内每个环节的安排,到考试之后怎么出场,怎么接送回家,我们都做了统筹的安排。目前学生一切比较顺利。”汤相普介绍,对残疾考生而言,不仅要保障其顺利参加考试,还要在考试前和考试后,尽可能做到全方位的关心和帮助,“考前,学校有条件的,通过学校心理老师对残疾学生进行个性化的辅导,如果学校没有条件,通过教育局未成年指导中心安排老师对这一部分学生进行个性辅导。同时,我们在提前谋划考场的时候,本着便利合理的原则,像一些肢体残疾的孩子的考场,我们尽可能地安排在行动便利的一楼。”通过实施高考“合理便利”服务政策,让更多的残疾考生能够平等参加高考,有更多的机会接受高等教育,也为残疾青年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奠定了基础。汤相普介绍,在高考后,也会针对残疾考生的需求,提供填报志愿等环节的指导。汤相普说:“考试后,出来分数之后,我们会给他们就相关政策进行解读,比如如何引导这些残疾孩子,根据相关的文件帮助他们做好志愿填报、学校筛选、录取工作,为这部分孩子从考前到考中到考后,提供一条龙的关心关爱服务(保障)。”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linshengzx.com/jljy/15947.html
- 上一篇文章: 考试院高考报名出现网络拥堵将适时延
- 下一篇文章: 注意这项业务咨询电话有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