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笑胡杀:五常的人文情怀与文化图腾

五常的人文情怀与文化图腾

“独特的土壤和气候条件,使水稻中决定营养成份的干物质积累丰富,脱壳后,米粒饱满坚硬,色泽洁白透亮……这是中国最好的稻米。”一部记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吊足国人胃口。极高的评价,对五常来说确是名至实归。作为南北通吃的主食,原生水稻的质朴无华考验味蕾,品尝对比之间,高下立判。媒体的传播持续提升温度,成为一张纵横海内的名片。伴随知名度一路飚升,“稻米”的映象,演绎成五常最风光、耀眼的旗帜,但从更宏观的视角鸟瞰,片言只语和一闪即逝的画面,难以呈现丰厚的人文品质。一座城市的气度和风骨,来自多元文化的滋养,特别是与五常这一地名相关的人文内涵,历经时光洗礼,深入人心。仁义礼智信的精髓,演绎成隐秘的文化图腾,伴随社会进步发展,在传统与现代的交融、对话中获得超越。

人杰地灵文脉流转发扬

以宏观视野审度五常,有诸多惊人发现。尽管在相当漫长的历史时期,此地难以纳入中原主流文化的视野,但这块边缘地带,一直参与华夏文明的进程,有史可查,有据可依。目前根据五常市龙凤山学田村猛犸象牙化石考古调查,人类活动的历史可追溯到3.5万年前。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余年。夏至周时期,这里是肃慎人的活动区域。西汉时为夫余,吉林省境内的农安县一带,曾建有夫余王城,古称黄龙府。夫余国受中原文化影响,延续七八百年,五常距其政治、经济中心圈较近,自然沾其“王气”。北魏时属勿吉。隋唐时期被称为莫颉府,归属崇尚大唐文化的渤海国管辖。到了辽金时代,当地的部民称裴满部、甲骨部,归属金上京管辖。元朝称刺邻,是元大都通往黑河的最大驿站。明朝在五常建立纳林河卫所和摩琳河卫所,清雍正3年在拉林设立协领,乾隆9年设拉林副都统……远古之民择地而居,往往凭直觉经验。无论游牧还是农耕,只有满足生存需求,才能成为宜居之地。伴随文明进步,相应的土地得到充分开发。小至偏僻村落,大到繁华古都,都符合这样的规律。

从文义角度剖判,“五常”,是儒家的核心学说,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正统地位的人伦观念。这一地名的由来,脉络清晰可循。据新编《五常县志》载,“约年前,在今镇西南出现猎窑,渔猎人过往休憩,颇感欢喜,故称此地方为‘欢喜岭’”。清咸丰四年设“举仁、由义、崇礼、尚智、诚信”五个甲社,取其“三纲五常”之意,得名五常。光绪6年,当地设五常厅,民国2年设五常县。18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期,关内京旗文化与东北边疆文化的碰撞,产生了拉林京旗文化,形成了独特的地域风情。五常民风的形成既有文化的传承、交融,以及各民族生活状态的相互作用,更有地理因素影响。

前面约略提及,这片土地,在没有得到充分开发前,便见证了龙江多个民族、政权的兴衰。众所周知,黑龙江地区是女真、夫余、蒙古民族成长、发展的摇蓝,尽管五常不属于诸族发展的文化中心地带,但其所处的地理位置具有开放性,在不同历史时期,容易受到占统治地位的诸族文化影响。从古代直至晚清,整个东北地区地广人稀是不争的现实,但女真人两度崛起,直至在十六世纪成为中华帝国的统治者,足以证明这里蕴含着强劲动力。地气充盈,人马交错,荒凉与喧嚣,多元的文明火种一直在这块土地传承,直至进入现代社会,我们仍可从当地人的生活方式、言谈举止中领略到诸多流风余韵。

五常得以设治,起主导作用的是女真人。《金史?撒改传》载:“康宗没,太祖称都勃极烈,与撒改分治诸部,匹脱水以北太祖统之,涞流水人民撒改统之。”根据相应史料记载以及田野考古调查,当代学者推断撒改以及宗翰的家族居地,在涞流水流域,即今人所称的拉林河。另据《拉林阿勒楚哈京旗原案》:乾隆年间北京闲散八旗屯驻今哈尔滨移民的迁徙,共分四次。在拉林阿勒楚顺利完成的霍济墨、西沟、海沟、瓦浑等处建四旗(俗称南、北、西、东四八旗),立屯32个。这些多年前由北京顺天府宛平县迁居闲散八旗而建立的村屯,不仅是满族人民群众生息耕垦之地,更是“白山黑水”间一片古老的文化区域,在自然、人文以及民族变迁史方面,都有其特殊性。特别是在促进民族融合、文化交流方面,更有积极意义。

笔者所接触过的五常人物,颇多讲义气、重感情的人士,正能量是主流,当然亦有肖小之徒。我相信当地人身上的大气、果敢、直率,是漫长历史积淀中所形成的文化基因与人性相互作用、影响的结果,是有来历和传承的。纵观五常历史,不乏女真名人。我们随手俯拾几位,以资佐证。索尼,满洲正黄旗(红旗乡孤家子屯)人,清太宗皇太极崇德元年(年)曾任内三院大学士。清世祖病危,遗诏立圣祖康熙为皇太子,以索尼、苏克萨哈、噶必隆、鳖拜4人为辅政大臣。另一位是德平阿,蒙古镶红旗人。原属吉升阿佐领旗下,披甲出身,是镇压太平天国革命的悍将。同治五年出任拉林协领,此间大力鼓励旗民开荒,颇有政绩。让当地人津津乐道的还有富升,满洲镶红旗(今双桥满族乡双桥子屯)人。身材长大,膂力过人,在与太平军作战时,十分悍猛,被皇帝面封为“双巴图鲁”(最勇敢的意思),任其为奉天副都统,赐一品顶戴,双眼花翎。后调往南海,任海防大帅。回顾五常来龙去脉,不可越过的人物,还有出自满洲镶蓝旗的毓斌。这位毓斌于光绪六年(年)首任五常厅抚民同知,是五常县级政权机构的创始人。这些历史人物,对当地的开发、建设,可谓功勋卓著。

当地垦屯设制后,这里是军事重镇,旗民们有尚武的风气。同时,这些远离京师的旗民散户,尽管不是戴罪之身,又享受到土地、种谷、农具等诸多实优惠政策,但究其实质,也颇有流放意味。屯垦旗民,大多为下层民众,亦不乏所谓血统高贵的贵族后裔。最初的一干乌合之众,勤谨朴实者有之,自高自大、放荡不羁、游手好闲者更是杂揉其间,这些特殊流民,最终成为耕作之农,为皇家镇守龙兴之地,经历了苦难历程。直至大清帝国寿终正寝,历经几代人蕃衍生息,以及百余年的光阴磨合,这些八旗子弟的生活方式和心灵,产生深刻的改变。近现代以来,关东涌入大批汉族移民,潮流汹涌,冲撞交融,终于形成特有的民俗风情。

研究人员曾在五常拉林地区进行实地调查,发现当地满族居民,有些是清朝官僚的后裔。其族中先人来历,很多家谱中尚有记载。从生活习惯看,五常的某些乡镇,至今仍保留不少满人遗风。比如讲排场、好客,注重面子,性情清高。

雪泥鸿瓜,气脉相通。这块土地上,除了武勇,亦有书香。南宋初年,洪皓出使金庭,面对大金元师宗翰的威逼,大义凛然,不肯仕金,被扣留15年后全节而归。洪皓曾被金人放流到冷山(据说在现五常境内),生活十分艰苦,身穿粗布衣棠,夏天时以野菜充饥。洪皓生长于南国,莫说虎狼环视的精神压迫,单凭塞外气候对身体的催折,便让常人难以承受。隆冬时节,滴水成冰、呵气结霜。眼看薪柴已尽,他便到外面拾取马粪、牛粪,回到地窖中烧火取暖。毕竟气慑龙庭、文名赫赫,金人见无法让他屈服,索性“废物利用”。于是,洪皓开始在冷山教授当地女真贵族子弟读书,凭记忆在桦皮上默写《四书》全文做为课本。《桦叶四书》是东北史册上的亮点。苦寒之地,中华文化一脉相承,成为传播人伦大义的薪火烛光。砥柱中流,彰显力量。这段故事,堪称五常历史的千秋佳话,冷山,在后来者的心目中,从此洋溢温暖,正气沛然、感人励志。

读《史记》刺客列传,常对司马迁所记述的草根英雄深怀敬仰。五常这块土地,颇有英雄气质,文武血脉丝缕传承,令人感同身受。在此,我们不妨复苏一段有关抗联的记忆。年以后,在东北坚持对日作战的东北抗联高级将领杨靖宇、赵尚志、陈翰章、汪雅臣相继牺牲后,抗联主力绝大多数退入苏联。这是抗联史上的黑暗时期,汪雅臣余部余人仍然在五常、舒兰一带密林中坚持斗争。为了防备被日军飞机发现,他们在五常九十五顶子山原始森林的大树下筑穴,日军只知道在五常一带还有抗联在活动,但始终没能发现他们的具体位置。在日军的“匪情挂图”上,五常境内标有一个圆圈,下方有“双龙残匪”的字样。年8月,周宝中的部下田仲櫵带人把他们接应出山,这时他们才知道日本人倒台了,抗日战争胜利了。出来时仅剩一百余人。他们的存在证明了东北从来没有全境沦陷。仍然保留一块日本人没有染指的净土……

目前,五常境内有汉、满、朝鲜、蒙、回等11个民族,人口达百万。丰富的民族文化,厚重的历史底蕴,积淀成多姿多彩的地域文化和民俗民风。属于五常人的光荣与梦想,犹如含而不露富矿,有待于继续挖掘。

大道至简君子自强不息

著名学者李泽厚说:“文化发展既有其世界性的普遍共同趋向和法则,同时又有其多元化的不同形态和方式。不同的民族、国家、社会、地域、传统,便可以产生各种重大的不同。”儒家所倡导的“五常”学说,对应现实生活、民族心理,具有深厚的文化、思想意蕴,随着时代发展,留下了广泛的阐释空间。安居于这一方水土的人们,传承、延续其精神,激发出强大的人生动力。宛若有口皆碑的稻花香米,别具一格,醇厚朴质、原汁原味地呈现在我们面前。这不是刻板的教材,却是遗传稳定的文化果实,它让五常人拥有与生俱来的自信。

人类自进入文明社会以来,总要自觉不自觉地确定人生的价值目标。昔日的先哲“仰观天象,俯察地理”,将自身置于广阔的背景下,让思维对接于天地,思索其间的至理。对于自然、人生的领悟,达到相应高度,国人所倡导的哲学,智慧高远,令人亲切。以倡导积极入世的儒家论,无论是个人还是社会,从总体上看,都非常推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价值取向。在具体的生活实践中,则表现出对于民生的格外重视。

我国是栽培稻谷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田野考古证明,远在四五千年前我国南部已普遍栽培水稻。最早的水稻,固然适应南国的湿暖的气候,又离不开充足的水源。寒地水稻的培育、发展,堪称稻作历史上骐骥一跃。关于五常的水稻种植的发端,有多个版本。据《五常县志》记述:“渤海国时期,五常境内朱其川(后划归吉林省)舒兰县)即有人种植水稻。”这或许龙江大地最早滋生的稻米。五常处于北纬45度地区,地理物候条件俱佳,是世界少有的植物黄金带。渤海国得势时期,正值中华大唐盛世。历史地理专家考证:“唐代在中国0年的历史上属于温暖湿润的时期。这一时期的气候使农业经济作物种植北移,产出多样性更明显。由于气候的温暖湿润多雨,唐代农业经济作物种植物的北界更靠北一些,如水稻、蚕桑、柑橘等。据研究,唐代黄河流域水稻种值西起河西走廊,北抵河套、燕山南麓,南至秦岭、淮河,东至于海,分布北线路前后时期分布都靠北一些,分布面积也更广阔一些。”温暖的气候,再加上渤海国人向往大唐文化,引进水稻种植可谓顺理成章。

对于北方民族来说,限于地域、生产、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稻米在千百年间,终究只是点缀。牧马胡儿,食羊肉、饮酷浆,喜啖宜于保存的面食,是饮食文化的主流。特别是自然经济的状态下,稻米在寒地的大面植种植,只能假以时日。

千年的时光流转,缓慢、悠长,在北方广阔的疆域中,优质稻米的锲机给予了五常,而当地人不负苍生,充分把握机遇,答对了这道“天选”之题。生长于斯的稻米四海飘香,让众多挑剔的食客心往神驰。

生活的变化,影响、改变人们的行为方式。种稻的最初尝试,无疑格外艰辛。面对环境的压力,人类的生存本能可以发挥出惊人的能量。曙色鸡鸣,寒水泛绿,最初的产量无从而知,但渴望终于变成为现实,这,绝非偶然。

如果说水稻的最初种植引人遐思,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星火燎原”,水稻产量增加、种植面积逐步扩大,发生在清代以后。人口的激增、生产力的发展、科技水平的进步,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产生质变。最近半个世纪,五常水稻大面积扩张,实现了前所未有的革命性发展。目前,该市境拥有水田余万亩。从朦胧、草率到清晰、理性,通过一次次神来之笔的挥洒,终于开启了五常稻米独步天下的传奇。

“广大高明而不离乎日用。”中国的传统文化思想与农业文明直接相关。注重实际,执着于人间世道的实用探求,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繁荣与发展奠定了一个坚实基础。由于要养活大量人口,现代农业的发展早已摆脱昔日的粗放模式,科学研究加上工匠精神,才能最大程度创造价值。承载土地的营养,吸吮阳光、水和空气,稻米的成熟得自天然条件,更需要种植者的精心呵护。在五常稻农眼里,这一粒粒饱满的“水木精华”,既是物质的,也是精神的,是生生不息的经济支柱,更是内在情感的依托。一花一世界,每一粒种子都承载美丽世界——米的传奇,注定要赢得世人惊叹!

五常的科研人员,自觉不自觉,都有着这样的使命感和担当意识。为了研究出好稻米,他们殚精竭虑,绝不放过作物成长的任何蛛丝马迹。表面看,良品稻种的发现有幸运成分,但事实上,转瞬即逝的机遇从来都是为有心人准备。若非钟情痴迷、朝思暮想,即使“意中人”偶然现身,也会失之交臂。他们废寝忘食,在实验室、水田中摸爬滚打。屡闯难关、频创奇迹,拥天时,守地利、得人和,如此平凡,又如此伟岸……“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伴随最初的灵光一闪,为稻痴狂的人们终于拿到开启“高尚“之门的钥匙。天高鸟飞、海阔鱼跃,五常稻业的发展从此转折。

做事锲而不舍,认死理、不服输。要骨气、讲排场,敢碰硬,这种劲头,体现在行为方式上,就是要血气方刚、有股子蛮劲,哪怕上了年纪,精气神依然不倒。用当地的土话说,人活一口气,必须得“尿性”。关于“尿性”这个字眼,五常曾流传过这样一个招笑的段子:某山村数学一年级老师上课,讲到“2”这个数字。老师说:“同学们,2加2等于几?”孩子们齐声回答:“等于4。”老师又说:“那么2乘2呢?”孩子们大声喊到:“等于4。”老师环视众生:“好,2加2等于4,2乘2也等于4,你们说,这个2尿性不尿性?”全班同学拉长了声音:“老师,尿性。”

天人合一的文化特征影响着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中国人口众多,千百年来以农立国,拥有悠久的农业传统。在中国的农业社会中,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密切的。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充分肯定自然界和精神的统一,强调人类活动和自然界的协调,人与自然的统一,道德理性与自然理性的统一。这样的特征,已经渗透进生活的各个方面,影响到现实中人们的集体意识,在不同的地域,体现出特殊的风土人情。

体验五常的风土人情、精神面貌,你会注意到这样的现实: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五常人,在近三十年的发展中,堪称当地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中流砥柱。这既是年龄段的“匹配”,更是时代所提供的机遇。其中的一些有为官员、科研人员、企业家,以及各业能人,自改革开放以来,对建设这块土地做出卓著贡献。修水利、兴稻米,寻找最适合本地特色的经济社会振兴发展之路,成功的背后,体现出热爱家乡、回报父乡的高尚情怀。最近一段时间,和当地几位米业企业家多有接触,他们的生活态度,令人印象特别深刻。他们是商人,但并非迷恋金钱、计较物利。他们中的佼佼者,有文化、懂生活、对自已所种植、经营的稻米有强烈使命感。他们视野开阔,珍惜产品的声誉。当地的一些基层官员,骨子里有传统性,身上深藏着农民的强大基因,他们又具有现代意识,敢于克艰破险、抓住机遇,在社会变革、转型中迅捷转身。这种脱胎换骨,来自外部影响和内在气质的相互作用。让人感触颇深的,还有这样的现实:伴随改革开放,大批五常人离开家乡,经商、求学、工作,外面的世界很精彩,许多人如鱼得水,干出令父老乡亲备感自豪的一番事业。五常人的足迹遍及天南海北,即便在外生活、工作多年,只要提及家乡,眷恋之情常溢于言表。怀想熟悉的味道,剪切不断的浓郁乡情,成为“绿叶对根的情意”,以及走向人生更高阶梯的原动力。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如今,年轻的一代人对“家”的感觉开始变得淡,这是现代社会的普遍特征,但历史的烙印如此鲜明,生长的摇篮绝不会被遗忘。

对家乡的情怀,还突出表现在对京旗文化的挖掘、保护方面,比如拉林一带的满人后裔,言谈举止有范,得自先人遗传。对先人历史的尊重、痴迷,赢得更广泛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linshengzx.com/jlwh/133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