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鼎记中大清龙脉所在之地
鹿鼎山的如画秋色,是桦树林中级台阶的登山“仙”路、是远眺时从眼前蜿蜒流过的壮美呼玛河、是逐渐泛黄的树叶里透过的一米阳光、是沿湖栈道的清新空气、是颜如玉明如镜的湖面和被湖面轻轻抓住的云之倒影…… 关于鹿鼎山的传说,是八旗重宝、是大清龙脉所在之地、是“开宝藏,分八旗,数年不愁吃穿”、是韦爵爷携众妻归隐之所、是小宝狐仙修仙之地…… 从“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到汉高祖刘邦“问鼎中原”,“鹿”和“鼎”在我国古文化里向来有江山社稷之意。 也许,早在《鹿鼎记》第一回,金庸老爷子就借晚村吕留良教育儿子之口,说明了取名“鹿鼎记”之初衷。 吕留良见被清朝官兵抓住的老弱妇孺长叹“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人为鼎锅,我为麋鹿!”又对儿子说“鹿这种野兽,虽是庞然大物,性子却极为平和,只吃青草和树叶,从来不伤害别的野兽。凶猛的野兽要伤它吃它,它只有逃跑倘若逃不了,那只有给人家吃了。”言及“逐鹿”两字:“因此古人常常拿鹿来比喻天下。世上百姓都温顺善良,只有给人欺压残害的份儿。秦失天下,群雄并起,大家争夺,最后汉高祖打败了楚霸王,就得了这只又肥又大的鹿。”在后面的章回中,韦小宝把八部《四十二章经》献给了康熙皇帝,自己却把经中破碎羊皮图私藏起来,从拼凑的羊皮图中意外获得了满清龙脉和大宝藏的秘密,其中提到“额尔古纳河”、“精奇里江”、“呼玛尔窝集山”。而藏宝图中几个满洲字译为汉字,乃是“鹿鼎山”。 后来,康熙派亲兵都统韦小宝去远东地区的海山崴剿灭神龙教,擒拿假太后,在战乱中,为躲避洪教主追杀,从海参崴向北接连走了十余天,一日在牡丹江巧遇三个通古斯人,喝酒席间得知鹿鼎山之所在位置,韦小宝想,那鹿鼎山原来离此地还有几千里,闲来无事,便雇了一辆大车,坐了二十余天,越往北越寒冷,冰封雪积,车不能行,两人改乘马匹,又走数日,来到鹿鼎山…… 那么这鹿鼎山到底在哪里呢? 数年以来,诸多争论,有说是吉林省九台市沐石河镇桦树村的八台岭,也有说是吉林省永陵镇清永陵所在之地的启运山。 最终,有一个地方以获得金庸先生认同并亲笔题字而结束了这场争论。它,就是在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呼玛县的古龙干河与呼玛河交汇之处,距离呼玛镇县城仅有12公里的“鹿鼎山”。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linshengzx.com/jlwh/15756.html
- 上一篇文章: 10月1日至3日全国天气较为复杂,降雨高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