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白殿疯病医院 https://m-mip.39.net/nk/mipso_4892466.html

提起6月7、8、9三天,很多人都会脱口而出:那是一年一度的高考日,也是莘莘学子的圆梦日啊!而我要说:,不惑之年的我终于圆梦高考日!

这话还要从二十五年前的高考说起。当我和二姐终于捧回黑大录取通知书时,父亲什么也没说,只是静静地倒在床上抽烟。一支接一支地抽。经历了好长好长的沉默后,他说:“其实不上大学,也照样能干事业!”母亲大怒:“不行!必须供孩子上大学,砸锅卖铁我也供!”父亲继续说:“你们要恨就恨我吧,不要恨你妈!是我不供你们上大学的!”十六岁的我眼泪刷地下来了。这是父亲吗?他可是在省重点校把关二十多年的高三班主任啊!记忆中的哪一天,不是在反复听着他变着法子的激励我们:全力以赴好好学,用知识改变命运……

隔日,倔强的母亲居然请来了学校的老领导助阵。他们就站在我家窗外不远处争吵着。很是吓人!因为父母都是教师,因为他们几乎从未吵过架。父亲一直不言语。倒是母亲的嗓门越发洪亮,就是哭声也是那样的洪亮。父亲终于开口了,说在我们参加高考前,大夫就要安排他再做一次肿瘤切除手术,然后立马放疗化疗,说即便如此,也未必来得及。父亲说:“上次手术的债还没还完呢,这又一起考上俩,这债就得上万了!我这一撒手倒是省心了,留下她一个寡妇妈带着四个没出嫁的姑娘,这‘饥荒’要怎么还?”

   (刊于《大地方格·肇东驿站》元旦特刊)

那以后的几天,父亲下班回来时都会掏出一两沓现金来。还特意叮嘱我,要替妈妈记清楚了,千万别串了。因为那些老师谁也不肯收借条。他还说,我的英语老师当着众人说:“张老师啊,咱们先说定了啊,要是你真就这么一撒手就走了,那这学费钱就不用我学生还了!可要是你手术完又活着回来了呀,那这钱你可得还我!”

写到这里,我不禁抬起头来再看一看,至今仍然贴在我的书柜门上的那张纸来。那上面是二十个再熟悉不过的名字和二十笔或多或少的钱数。

两年时光悄然而逝。作为总成绩第一名的优秀毕业生,我想我是有机会试试专升本的。那天趁母亲高兴,我便小心谨慎地提了一句。这回轮到母亲沉默了。她看着我好一会儿才说:“孩子,这回我是真不能再供你了!”这回我没哭,因为我长大了。因为我心虽不甘,但还是感谢上苍把父亲又还给了我们!相比来说不再求学,去上班去挣钱去还债,又算得了什么?可遗憾的是,不等还清债务,我和二姐便相隔百日先后结了婚,也就把这份还债的义务悉数留给了日渐苍老的父母。

“小米”创始人雷军说:快四十那年,他有一天忽然从梦中惊醒。回想梦中那张考卷,依然心有余悸。考卷上只有一道题:你十八岁那年的梦想实现了吗?

我相信很多人都曾有过这样的情结。我也不例外。结婚、失业、再就业、生产、育儿,那十年里一直不敢奢谈梦想。直到家境略缓,又得知二姐和小妹以及身边的很多同事,都参加了经济成本最低的自学考试时,我便毫不犹豫地跟着她们一起踏上了圆梦之旅!于是每每夜深人静时,每每坐在书桌对面的女儿要睡觉时,我便悄悄收起书本,撤到小厅里或是厨房里再学一会儿。实在困了,就冲一杯咖啡。或者拔通二姐的手机,作为中学语文教师的她自会把文学史串成串儿来,饶有兴致地向我这个理科生娓娓道来。有好几次临考出行之前,都因为工作分不开身。那时,年过六旬的父母便早早地去长途汽车站,先是买了票,再占据最前排的好座位。(因为是四个多小时的行程。因为二姐晕车晕得厉害。)等到一个多小时后客满了,等到车子缓缓地驶到公司正门附近时,我和二姐这才一南一北匆匆赶来,换下父母。终于,我们姐妹三人全部拿到了哈师大自考本科证和文学士学位证。

   (收录于《甜草》杂志下半年刊)

说实话,欣慰之情自不必说,但偶尔还是心生遗憾。于是也几次联系,想继续攻读硕士。但总是因为学费太高,因为学校都在外地,因为工作太忙,因为家里放不下,因为不便请长假去参加集训。直到有一天在公司公告板上,我看到了“吉林大学商学院在职工程硕士”几个字,让我突然眼前一亮。怎么好象是专门为了我的梦想而订制的?学费由公司承担一半,只利用周末休息时间,不影响工作,不影响照顾家人,直接把教授请到公司来授课……那一夜我失眠了!可当时工作有变,压力骤增,新业务新流程还都没有理顺,而且女儿又正面临高考,这边刚刚办的贷款买房。而一旦房子下来,装修的钱还没有着落。怎么办?

其实,在预报名时,我真的没敢报。而到了正式报名,到了网报截止的最后一天中午,我终于没能拒绝这份“诱惑”,在康宇的帮助下终于报上了名!

有幸的是,我和三十多位领导和同事一起考过了录取分数线!终于,我们一起来到了全国知名学府吉林大学参加面试!终于,我们就在公司人力资源部的培训教室一睹多位知名导师各异的风采!寒来暑往,冬去春天,我们一起受教,一起学习,一起研讨,一起成长。从沙盘演练到单科结业,从电脑上机到撰写论文,从确定导师到上网查重再到一次又一次的修改,从开题答辩到预答辩。年从元旦到春节直到6月份正式答辩,一边是加班工作,一边是彻夜修改论文,有时一天要四、五袋咖啡才可以顶下来。

终于在年6月9日,我们排成一路纵队,我们穿着心仪半生的硕士服,我们端正戴好硕士帽,我们一一走上台前,我们郑重地从副院长手中接过沉甸甸的硕士学位证,我们无限敬意地低下头来,我们请院长亲自为我们拨穗,我们互相拍着照,我们互相见证着终生难忘的幸福时刻!我们来到青青的校院,我们一起摘下硕士帽,我们在范洪岩经理“一二三”的号令下,一起把硕士帽高高地抛向上空,我们醉了!我们真的醉了!

感谢中粮,感谢生物能源事业部,感谢肇东公司,感谢各级领导、同事、同学和家人朋友!让我们在,梦想成真!

也就是圆梦吉大那天,在归来的车上,我便下定了决心:继续下一个追梦之旅!可巧没多久,我便接受邀约,参加了肇东市里建县百年的相关活动,积极撰稿参与创作。九月份参加了肇东籍名画家兼作家于志学作品研讨。十二月份又参加了《广州文艺》社长、主编、肇东籍名作家鲍十作品研讨和系统采风活动。通过这些活动,不禁拓展了我的视野,更坚定了自己追梦的信念。特别是了解到鲍十老师当年,正值张艺谋执导、章子怡主演的《我的父亲母亲》红遍大江南北时,作为原著小说作者和编剧的他却坚毅地抛下一切浮华,静下心来,专注十三年磨一剑,终于在今年推出这部颇具份量的、以肇东乡村故事为原型的《生活书—东北平原写生集》。而我时下取得的一点点进步,又怎么可以沾沾自喜呢?我真的感到了十足的自惭形秽!

今天,站在的岁尾,我郑重地告诉自己:把学位证收进书架吧!我要以十年(或者更长的时间)也磨一剑!

马云说了: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linshengzx.com/jlyw/104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