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冬天

看过北京窗外的雾霾

是否对于蓝天的期待前所未有?

而这恰巧与整个火电行业对于超低排放的追求不谋而合

浓浓雾霭之中

有这样一支队伍

在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前面胸有成竹

在行业通行的标准之上砥砺前行

用扎实的专业积累和超强的服务意识

为一个又一个城市动力之源送上了饱含智慧与担当的温暖

他就是国核电力规划设计研究院

“我们渴望看到蓝蓝的天空和那可以自由呼吸的空气。”

创造绿色极限的智慧支撑

——国核电力院以火电技改综合服务吹响挖潜增效集结号

中国电力报记者史晓斐见习记者李媛媛

本社记者伊廷瑞李盼盼

作为我国电力建设领域一家有着多专业厚重积累的设计企业,国核电力规划设计研究院(以下简称“国核院”)于年大力拓展火电机组技术改造业务,转眼间已经拥有了30多个成功的项目经验。其中,既有像吉林白城发电公司一期两台60万千瓦发电机组(以下简称“白城电厂”)这样的主力燃煤机组超低排放改造项目,也有像山西铝业余热回收EPC总承包项目(以下简称“山西铝业EPC总承包”)这样的节能改造项目。

丰富的业务类型,精湛的技术演绎,极致的设计优化,深度的咨询服务……让这家带着核电水准开展常规火电业务的行业排头兵,在竞争白热化的火电建设市场上,用自己的正能量与强实力,开辟出了一条既有示范效应又有社会价值的发展新路。经过他们的努力,当地百姓用上了可靠环保的电和暖,发电企业找到了和谐发展的强心剂,社会生态实现了期盼已久的净和蓝。

“三不”实践挑战不可能

在基准氧含量6%条件下,烟尘低于每立方米5毫克、二氧化硫低于每立方米35毫克、氮氧化物低于每立方米50毫克……此刻,如果你走进白城电厂,一定会感受到堪称“史上最严”火电厂超低排放标准所带来的清新气象:整个厂区的生产运行有条不紊,项目现场实现了细致到角落的无缝管理,工程涉及的大量交叉作业井然有序,各类装备物资及时就位、安排妥当……

国核院在白城电厂超低排放改造项目上承担着设计和项目管理任务。用项目经理饶崇辉的话说:“我们是整个吉林省第一家完成60万千瓦燃煤机组升级改造的项目。这里的大气污染物排放各项指标,甚至优于燃气机组的超低排放标准。能够亲身参与这样一个样板工程,是我们的荣幸;能够克服各种困难取得工程圆满成功,是我们的自豪!”

7月20日,湿式除尘系统基础出零米;

7月31日,湿式除尘器钢架开始吊装;

10月19日,2号机组具备启动条件;

10月29日,2号机组并网发电。

经历了酷暑严寒,每一个工程节点,都是一个亮剑时刻。到了最关键的冲刺阶段,零下20摄氏度的寒风就在耳边呼啸,如同紧凑的工期指令一样势不可挡。在恶劣的自然环境条件下,国核院的技术服务人员扎根现场,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不回避、遇到突如其来的状况不失序,真正体现了“不畏惧、不退缩、不慌乱”的“三不风格”,展现出了高超的技术水平和职业素养。

既然是“第一个吃螃蟹”,白城电厂超低排放改造面临的诸多难题不言而喻。该项目两台机组分别于年9月和10月投产,运行6年来,已经进行了大大小小数次技术改造,现场情况与原始施工图纸存在较大差异,给项目的前期设计工作带来了极大困难。更严峻的是,东北入冬早,供暖红线不容有失。整个电厂改造全程,必须保证机组正常运行,必须保证当地居民生产生活不受影响。

为了满足这一要求,国核院大胆采用了灵活的技术改造方式进行施工。改造工程与发电机组运行同步开展,不仅改造工程顺利进行,而且能够保证居民正常供电供暖。项目进行中,为了设计更加准确,国核院的设计人员们经常在现场拿着图纸一遍遍校对,确定每一个方案都能满足现场施工要求。

考虑到现场设计、施工的复杂性,技术人员提前做好了多套预案,遇到突发情况时可以在第一时间迅速拿出解决方案,正如项目副经理陈学玉所说:“这种对现场突发问题的反应速度,都是因为我们前期做了大量准备工作,对机组的现有状况进行了充分细致了解。整个技改工程虽然工期紧张,但是一直保持可控在控。”

一路走下来,业主的充分认可,无疑是对国核院技改团队的最佳褒奖。项目经理郑玉国说道,“超低排放改造项目在实施过程中也遇到了很多棘手问题。国核院的技术人员每一次面对突发状况,都能够积极面对,迅速解决,满足现场施工要求。这样的服务意识和技术能力,让我们放心。”

“三超”表现造就高效益

在刚刚揭晓的“年中国工程设计企业60强”和“最具效益工程设计企业”评选中,国核院均是榜上有名,且位居电力工程设计企业第一名。这样的硬实力,也被该院注入到了一系列技改工程的设计实施之中。他们做的,就是“三超”:技术创新超越以往自我,技术改造超越普通标准,技术服务超越业主要求。

竣工于年2月的华能威海电厂6号机组节能先进技术集成应用及示范工程,也是国核院技改领域的大手笔。该电厂三期68万千瓦超超临界机组实施节能改造后,机组煤耗和厂用电率都达到了国内同类型机组领先水平,对推动火电行业整体能耗水平降低有着重要示范意义。

在示范项目的研究报告中,国核院参与了多项关键技术的设计工作,共提出13项可以应用于6号机组的综合节能先进技术,并将诸多创新技术方案应用于工程实践。其中,采用高转速汽轮机,通过齿轮箱驱动变频发电机为三大风机供电,就是一项处于国内领先水平的创新技术。借助这一工程平台,国核院也从理论研究到工程实践全过程成功掌握了节能降耗关键技术,跻身国内一流梯队。

年1月中旬,国家电力投资集团王炳华董事长在调研山西铝业时,提出了通过对现有设备进行技术改造,从而拓展供热市场的期望:“能源技术改造工程是我们的本职所在,我们要全力以赴,不遗余力地做好每项具体工作,不断提高工程质量,通力打造每个环保电力工程,为我们应有的绿色家园能够保持一片蓝天,做出自己的贡献。”

由此,山西铝业烟气余热回收改造EPC总承包项目提上日程。在氧化铝行业,该项目是全国首例通过利用烟气回收为城市供暖的节能项目,不仅提高了地方集中供热的能力,还能有效脱除焙烧烟气中的硫份和灰尘,回收烟气中大量水分,具有良好的环保效益。

作为该项目的总承包方,国核院积极配合业主开展了充分的调研和论证工作,选定了开式热泵技术路线。并确立了工程建设分两步走,今年11月1日开始为原平市供热万平;明年余热回收系统全部建成,为原平市供热万平的目标。时间紧,任务重!具有丰富攻坚经验的国核院,立即为该项目配置了实力强劲的总承包和设计团队——电源总承包部副主任左朝侠担任EPC总包项目经理,机务设计部主任李国堂担任技术总工,具有15年设计经验的王岩担任设总,团队中的20余人都是各专业精兵强将。

集结号吹响之后,项目团队迅速投入攻坚,按照投运节点倒排工期,合理组织安排工程进度——7月19日,技术团队开展现场设计工作;8月1日,土建设计部出版厂房基础施工图。从8月10日开工,到10月30日实现对市政供热,历时82天,有条不紊的工作安排、配合默契的工作对接、争分夺秒的工作进度、齐心协力的工作作风,使整个团队克服了厂内地下设施复杂、施工安全风险高等一系列困难,不辱使命如期完成了目标。

按照我国《煤电节能减排升级与改造行动计划(~年)》,火电产业的整体技术升级和装备改造,将成为下一步火电建设市场的一个重要板块,基于持续累积的成功经验,国核院新的成长与突围,也在不断升级。

“三创”精神塑造好口碑

在第四届中国工业大奖表彰中,国核院作为唯一一家获奖的电力设计企业,接过了沉甸甸的荣誉。这背后,是一支善于钻研、敢于拼搏、甘于奉献的团队在默默耕耘。他们,从中流砥柱的技术骨干,到毕业不久的年轻工代,人人都是“拼命三郎”,人人都在践行着“创新、创造、创业”的三创精神。

山西铝业改造项目中有一位“超人奶爸”——项目副经理辛旭飞。项目团队组建之初,他没有跟任何人提起妻子临产的事,毅然前往工程现场,和大伙儿一干就是1个多月,直到妻子生产前几天才匆匆赶回家看望。孩子出生不到一周,他又再次返回项目。用项目经理左朝侠的话说:“我们团队里的人,从不喊苦,也从不喊累。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与困难,都能够积极面对。每当时间紧、任务重,项目上各个环节需要相互配合默契时,大家都会齐心协力,共同完成任务。”

在威海项目中,负责与总包方沟通的工程设总唐鹏,为了保证工程顺利进行,让设计团队少做无用功,牺牲了大量休息时间,从项目设计到施工的每一处细节进行反复确认,确保设计与设计的无缝衔接,对从技术难点到工程周期的每一处细节进行反复确认,成为了总包方与设计团队之间一个不可或缺的桥梁。他常说:“只有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才能创造出高质量的精品工程。”

白城电厂现场人员的“皮帽子”也是一道亮丽风景线,这其实是结合着当地风情改造过的两边加盖皮质的工地安全帽,在保证遵守工地安全秩序的情形下,又能保暖抵御东北严寒天气,也可谓是一种“创新”。陈学玉说,“一大早,我们就是带着这样的‘皮帽子’去工地,天气太冷,有了这顶皮帽子,就不怕冻掉耳朵啦!”

就是这样一种精神,在感召和带领着一支能打硬仗、善打硬仗的技术服务团队,用科技创新释放能量,用智力支撑兑现担当,竭尽全力为社会奉献清洁能源、为客户创造经典设计,秉承初心,力求最好,才让我们今天的电力工业,进入了绿色升级的新时代。

短评

捧出绿色留下温度

作者:骁文

中国煤电产业的节能减排和超低排放改造,对于大气污染防治有着举足轻重的贡献。诸多行业领军团队,都在这条充满使命与挑战的征途上厉兵秣马,勇毅前行。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离不开科技血脉的注入与传承,离不开立足现实的创新与探索,更离不开敢为人先的气魄与自信。国核电力规划设计研究院用自己的扎实成效,印证了火电绿色升级的无限可能,彰显了推进科技进步的社会价值,兑现了一家知识密集型国有企业的责任和承诺。

时下,比周期而至的冬季更为严峻的挑战,是国内火电建设市场的长久低迷。是坐而论道?还是独辟蹊径?在市场经济的考验面前,永远只有行者才能致远。如果说,新建一座高水平电厂是给生命构建钢筋铁骨,那么,在已经正常运转的发电体系中安全优质完成一系列升级改造,就是在给机体锻造生肌活血。前者,考验了设计构想的前瞻性和可行性,后者,则充分体现了全周期规划管控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山西铝业余热回收EPC总承包项目

吉林白城发电公司一期两台60万千瓦发电机组

华能威海电厂6号机组节能先进技术集成应用及示范工程

单纯从企业经济效益创造角度来看,技改项目远没有新建项目来得醒目。但是如果考虑到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现状和城市综合能源服务的升级需求,小小的技改,却将成就一个大大的未来。

让人欣慰的是,国核电力规划设计研究院凭借着对市场需求的把握和对技术服务的理解,成功站到了一个新的广阔天地之中,正引领一个行业转变视角、积蓄实力,时刻准备着大有所为。在为正值壮年的机组披上绿色新装的同时,温暖已经传递到了所有参与者和见证者手中。

(本文发表于年12月21日今日中国电力报《工程周刊-特别







































白癜风治疗方法
北京一般性治疗白癜风大概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linshengzx.com/jlyw/43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