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故事纯属亲历,没有雷同,不会巧合。

一、苏红图嘎查

东经°39′52.48″

北纬41°21′16.9″

海拔:米

不要误会

这仅是苏红图嘎查坐标

不是我们的考古坐标

正午时分

我们抵达苏红图既定的考古点

戈壁上空的烈日就像一个巨大的火球

我感觉自己就像一根已离开冰箱的雪糕

正在融化、蒸发、消逝……

没有一丝风

你可以想象一下你这辈子最热时候的样子

而这,可能比那还要更热

不过,这就是我们选择

我们要在午饭前考察大约一平方公里的区域

根据合理推算,这曾是石器时代兵工厂

苏红图只是一个村级行政单位,但在G7贯通之前,内蒙S穿过这里,这是一条繁忙而重要的西部联络线,大货车司机从巴彦淖尔、或从更远的北京来,这是通往额济纳旗,通往新疆最短的路。

往北直线距离约50公里就是中蒙国境线,往南30公里则是巴丹吉林沙漠的东沿。

大货车司机们在这里休息,吃午餐或晚餐,或夜晚干脆停车睡觉。

总之,这里的重要性,远比一个行政村重要许多。

无论是考古,还是地质科学考察,其实都是苦差事。

但是,当你穿越历史迷雾,能有所发现,能还原真相,就像与远古进行一次深刻对话,那种对智慧的启迪,恰似与智者的交流。

如果不是这种严谨的科考精神,我们是绝对不会在这个没风的正午徒步搜索这一平方公里的戈壁的。

首先,把目标放在石器原材料上,通常是玛瑙质、或从其他地方运来的朱红色质地的大理石,如果有隆起的土丘,基本可以判定为建筑;如果发现燃烧的灰烬,则是冶炼炉,石器时代要想把石器加工成能伤人的锋利箭头、斧头、枪头,一定是掌握了在某一特定温度条件下,石器变得可加工,可砍削,不然加工成兵器基本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声明:本图片来自互联网,这不是我的藏品。

要想用其他利器把摩氏硬度7度的玛瑙加工成枪头、箭头,我想不到除了用高温辅助加工,还能用什么方式?而从几次对石器时代兵工厂的考察,可以判断,高温锻造是存在的。

我曾发现冶炼炉和煤渣,而在冶炼炉附近,会有比较集中的原材料和少量成品发现区域。当然,这并不是国家队的正式考古结论。仅供参考。

我常常会用逻辑推理来复原考古对象的原貌,包括建筑分布、建筑大小、功能等。有时往往非常生动。

考古搜索的仔细程度,连藏于灌木根部的小鸟蛋都被发现。

当然,就算你做了万全的准备,也并不是每次考古都能有所发现,更多的时候是一无所获。这次,我们仅发现少量用于制作石器的朱红色大理石,这并非当地所产,也就是我们已经接近这片遗址的准确位置。

由于担心中暑,探险队不得不暂时放弃继续考察,先前往“哈尔滨饭店”吃饭歇脚。

二、老于夫妇

1

如果你看过电影《无人区》,你对饰演著名律师徐峥光临的“东方夜巴黎”一定印象深刻,就是无人区那种荒凉无比的地方的一个地标,而老于经营的饭店,也有一个响亮的名字----“哈尔滨饭店”。

不同的是,老于在做菜方面的天赋,似乎也并不愧对这个响亮的饭店名字。

一些普通的食材,到了他魔术师一样的手里,就变得有滋有味。

什么猪肉酸菜炖粉条、羊肉冬瓜汤、酸菜炖排骨、甚至鸡蛋西红柿……

我可以保证他做的酸菜炖排骨,是我这辈子吃过最好吃的,没有之一。

哈尔滨饭店现位于内蒙S省道公里处,若路过,这是你吃饭的最好去处

老于,一个40多岁的中年男人,乐观、热情、憨厚,其脸被太阳晒得黝黑,中等身材,有着健硕如牛的身体,每天天刚蒙蒙亮就外出买菜,此后基本要忙到夜晚十一二点才休息,招待过往大货车司机,周围诸多餐馆中,只有他的饭店每天都是人满为患,时常忙得他晕头转向,很多司机宁可中午不吃饭,只要是计划路过此地,都要忍着饥饿,直到下午三四点钟,才到哈尔滨饭店吃午餐,或者晚上十点,来哈尔滨饭店吃晚餐。似乎只有吃上那么一口老于做的菜,才能消除一天的疲劳。

老于的饭是用五常大米做的,酸菜来自于老家黑龙江,他从来不用地沟油。我每次去他厨房,都惊讶于老于在这么个戈壁荒漠开餐馆,还能用这么有良心的原料。可见,他赚的仅是辛苦钱、良心钱。

最黑的那个正在憨笑的家伙便是老于本人

2

老于祖籍黑龙江,年轻时为了他老婆,狠揍了当地黑社会头子,而得罪了黑社会。后为躲避仇家,而离开家乡,最后落脚到这荒凉的戈壁来开饭店。

这已经是我第三次见老于,第一次是和老翟一起,第二次是我从额济纳回北京路过匆匆见了一面,送了点敦煌带的水果。虽然交往不多,但我们已经成了朋友。

这次,老于还是忙得不可开交,几桌客人等着上菜,我们到了之后帮忙打扫,简单收拾碗筷,虽然现在他老婆也来给他帮忙,但还是人手不够。

知道我们今天要来,早上他买菜的时候特意买了西瓜,和油桃。在这荒凉的戈壁,在老于的哈尔滨饭店,在这热气蒸腾的下午,能吃上冰西瓜,是多么幸福的事情。

3

老于一直处心积虑要跟我和老翟一起喝酒,下午我们刚到的时候就已经表示晚上要一起喝酒。

到晚上接近十点,客流量少了之后,终于能抽身把我们叫来一起喝酒吹牛。

饭菜自然是已经准备好了的。

他拿出两瓶他收藏的好酒,说是他朋友从这里路过时送他的,好几百一瓶,自己一直舍不得喝。我一看这阵势,心想,今天怕是难逃一醉了。

虽然,粗粗的电线就在哈尔滨饭店后米处,但是苏红图嘎查至今未通电,他们都用风力发电储存在蓄电池里备用,或者用柴油发电机。

4

老于是个有意思的人,他有很多自己的观点。

他曾说:“你们城里老板都是些闲得蛋疼的人,喝个茶吧,用那么小杯子,一杯茶只有一小口,真不嫌麻烦,用大杯子泡一杯,不就喝爽快了吗?”边说还边比划,搞得我大笑不止。

他曾说:“我不喜欢动脑筋,太累!我就喜欢把能做好的事做好!”这何尝不是一种人生哲理和智慧。

他曾说:“赚再多钱,不就还是吃饭么?吃好点或吃差点。我现在挺满足的,我天天吃肉。”有时候他的话,粗浅的道理,却又能让你深思。

老于没有风电那套先进系统,据说要花一两万才能搞定,他用最传统的柴油发电机,一到晚上,位于饭店后墙根的发电机就突突地开始发电。供应照明,电风扇和一台老掉牙的老电视机。

5

老于得意洋洋地打开他的“好酒”,我一看,产自贵州茅台镇,一个没见过的牌子,包装跟国酒茅台如出一辙。送他酒的朋友肯定上当了,或者老于被他朋友忽悠了。这只是仿冒名牌的杂牌酒,茅台镇很多这种酒。成本不高。

好在,这还不是假酒。

对于一杯倒的老翟同学,自然只能让他用啤酒作陪。

而我虽然最近胃不太好,却是盛情难却。

“满上!”我响亮地高喊。老于一听就亢奋了。

他哈哈大笑,憨态可掬。

恨不得把我杯子倒个冒尖。

“喝一拇!”我又高喊。

老于说昨夜,苏红图打死了一个人,一个蒙古汉子,喝醉了酒,打架,用粗螺纹钢就往人家头上抡,结果,把人打死了。打人者这辈子也完了。

蒙古人爱喝酒,我还听内蒙朋友说过,经常有蒙古人开车出去喝酒,然后醉驾回去,第二天起来一看:“耶?!车子怎么在院子里?昨天谁送我回来的?”

6

老于夫妇有两个女儿,一个今年参加高考(目前已经成为大学生,老于为此,老是笑得合不拢嘴);还有个女儿则让他们比较头疼,马上要初中升高中,成绩不太好,一直想辍学。我能理解这个年龄,因为我这么大的时候也是在“混”。自己以为自己什么都懂,要去闯荡江湖,其实正是最傻的时候,什么都不懂的年龄,危险的年龄。

和很多夫妇一样,老于夫妇的理想就是:两个女儿都考上大学,将来有体面的工作,不要像他们这么辛苦了!老于大女儿来过一次哈尔滨饭店,见到他们的艰苦,心酸地哭了很久。

我能想象他们正在吃的苦,和对未来的期许,在这小小的荒漠中的哈尔滨饭店,这期许,让本来艰苦的小日子,依然充实,依然阳光灿烂照亮他人。

喝酒过程中老于特别提到:我年从额济纳回北京路过他这里,当时他饭店外面有一湖南小伙摆地摊在卖奇石和玛瑙手串,我打算看看,老于交待说这是他北京的朋友一定要给进货价格,结果我花一百块钱买了个玛瑙手串,老于知道这事之后,第二天就把那小伙赶走了,因为他认为那个手串不值元。我相信,这是他的所为,真是至诚之人。

我们畅谈至深夜,由于第二天要进巴丹吉林沙漠,大散人又已经被一杯啤酒灌醉,摇摇欲倒,早就已经退出吹牛行列,我们才作罢。

平凡的朋友们,常给我感动!

正因平凡,所以不凡!

三、巴丹吉林沙漠寻宝

1

我们本次探险科考,将以巴丹吉林沙漠为句号。

早起,老于已经准备好了新鲜的羊肉冬瓜汤和花卷。

这家伙就像永动机,比你睡得晚,还能比你起得早。

2

巴丹吉林沙漠是中国第三大沙漠,其最高峰毕鲁图峰,海拔米,比撒哈拉沙漠最高峰还高70米,为世界沙漠最高峰!

我们小心翼翼地向前开进,因为地形复杂多变,不时需要下车徒步探路。

稍不留神就会陷车,陷车之后等着你的,自然是繁重的体力劳动,有过沙漠行车经验的人,有谁会主动愿意陷车挖沙的呢?

3

就在巴丹吉林沙漠的边沿,有一个“玛瑙狂人”或者叫“玛瑙疯子”,他捡拾的玛瑙不光都是上品,而且已经堆积如山。

此人,长期定居在沙漠里,我感觉他的房子一定就像“新龙门客栈”,如果他要卖包子,一定是“人肉叉烧包”。

物资和水源都靠从外面运输进去,隔天来次沙尘暴,生活自然十分艰苦。不过他雇佣了十余人给他放牧骆驼,并雇专人给他守卫玛瑙山。简直可称为玛瑙帝国。

之前还动过一次去拜访一下这个疯子的念头,看看他堆积如山的玛瑙,长长见识。但考虑到此人长期与世隔绝,沟通交流必然不畅。

能甘愿在沙漠里长期居住,恐怕绝非善类,万一一言不合翻脸,只怕是在这大沙漠里,只能落得个尸骨无存的下场,警方都无法立案侦查。这个结果真是让人不寒而栗!

于是作罢!如果你路过此人的“堡垒”,看见堆积如山的玛瑙,我建议你还是绕行。

此疯子的堡垒就在我停车位置右侧直线距离约8公里处,我真怕他的探子发现我们

在沙漠和戈壁结合部位,往往地质变化极其复杂,常常有天然水晶的大量集中分布,有些看似恐龙蛋化石的椭圆形石头,其实中间都是饱满的天然水晶。非常漂亮,有的还呈淡蓝色、或淡紫色。

玛瑙中间亦包裹着水晶,我们对大自然的神奇的馈赠真是十分惊叹,同样是玛瑙,巴丹吉林的玛瑙,却似冰糖一样透明。

大散人在滑沙,这个老顽童;人型影子是我,不是猴子。

天然水晶分布极广,随处可见,让你都懒得弯腰捡拾,除非形状独特,透明度极高,或有独特颜色。就像地上全是钱,而你肯定不会去捡那一毛的硬币。

每次探险或科考归来,精神上都像是一次洗礼。

所见、所闻,必将引导自己从另一个角度、另一个层面看待这个世界。

每次安全归来,并不是我们征服了什么,而是大自然的大山、大河、大沙漠接纳了我们!

全文完!

长按







































中科白癜风公认好口碑医院
济南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linshengzx.com/jlyw/73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