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强之歌于海波玻璃姑娘点亮玻
爱之花开放的地方,生命便能欣欣向荣。 -——梵高 “玻璃姑娘”,是熟知于海波的长春人对她特有的呢称。自然,其中也蕴含着人们对这个“瓷娃娃”创办心语志愿者协会的诸多赞许、惊讶与感叹。 年5月16日,在第五届全国自强模范暨先进助残集体和个人表彰大会上,长春心语志愿者协会荣获“全国先进助残集体”称号。已逾不惑之年的于海波与众多受表彰者一起,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当年,于海波创办协会的初衷是什么?是什么力量让这个“瓷娃娃”带领一个并无“钱途”的民间助残组织从九平方米小屋走向网络世界,走进千万残疾人朋友和志愿者的内心世界? (就在笔者来到心语协会采访前,得知一个令人意外的消息:医院!采访中,于海波的得力助手、长春心语志愿者协会助残部部长张旋几近哽咽地对记者解释:“海波姐硬是累出了脑出血!”采访过程中,张旋的手机铃声一再响起。她说,这都是各界人士询问于海波的病情,有的是要给于海波捐款的电话…… 心语热线,牵出一片爱心世界 年10月,在长春一个普通教师家庭里,一个小女孩降生了。但谁也不会想到,三天之后,女孩的父母却从医生那里听到一个惊人消息—— 这个孩子是个“瓷娃娃”! “瓷娃娃”,是成骨不全症患者的代称。成骨不全症,以骨脆弱和骨畸形为临床特征,俗称“脆骨病”。患者一不小心就会骨折,甚至经不起轻轻一碰,因骨质脆弱,背、抱时,都要万分小心,稍有疏忽病人便会骨折。 医生还向女孩父母下达了死亡“判决书”:“这个孩子不会活过十二三岁……” 这个女孩就是今天的于海波。因为她的病情特征,后来长春人形象地称之为“玻璃姑娘”,即经不起触碰的人。 不幸的于海波从出生第十二天开始,就遭遇十多次骨折。甚至,上午妈妈送她去幼儿园,下午她就骨折。旧骨折还没长好,就又一次骨折……十多次骨折,导致于海波下肢完全丧失行走能力,肌肉萎缩;左臂出现假关节,丧失活动能力,几同断臂;脊椎严重侧弯,压迫心脏,左肺功能几近丧失。此后,身高长到八十六厘米,体重增加到十七公斤时,她的生长就中止了。看上去,她像一个两岁大小的孩子…… 由此,学校不敢收她入学,小伙伴不敢和她玩耍。 到了上学年龄,看着自己哥爵弟弟每天按部就班地上学,于海波格外忧郁。无奈之下,曾当过老师的妈妈在家里教她读书。 长大了的于海波,逐渐发现自己与常人的不同,因而迷惘过一段时间。在无奈地接受残疾的残酷现实后,她不甘人后的好强精神渐显渐露。 年4月25日,于海波坐着轮椅进入吉林省自学考试的考场,她连续攻读了“汉语言文学”、“心理学”等四门大专课程……自强不息的她间或被当地媒体报道,“玻璃姑娘”出名了。 于海波口才出众、反应敏捷。从年起,她被多次邀请参加电台谈心热线直播节目。 这一公益活动,使她以另一种方式与社会有了接触。她敏锐地发现:伴随改革开放大潮,社会固有生活方式被完全打乱,部分人群开始不适应快节奏的生活,甚至产生各种孤独、消极的情绪,若不能及时化解,就随时可能滋生出一些极端、非正常现象。 于海波暗中思忖:虽然我心理咨询的专业技术有限,但可以用我发自内心的诚挚话语,去帮助每个需要帮助的人。如果能开设一部化解听众烦忧的心理热线,自己也算学有所用,学以致用,那样,自己不就是一个对社会有用,对百姓有正面的积极影响的人了吗? 年5月8日,于海波的无偿心理咨询服务的“心语热线”开通,成为当时长春乃至吉林省的首部民间心理热线。 热线一经开通,立刻引来广泛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linshengzx.com/jlzx/12120.html
- 上一篇文章: 吉林大学2017年春季学历提升招生简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