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东资讯坚定文化自信坚持服务人民勇于创
云南白癜风医院哪家好 http://baidianfeng.39.net/a_xcyy/131226/4317373.html 坚定文化自信坚持服务人民勇于创新创造坚守艺术理想——郎琦70年摄影艺术成就学术座谈会 12月28日下午,坚定文化自信坚持服务人民勇于创新创造坚守艺术理想——郎琦70年摄影艺术成就学术座谈会在吉林省文联举行。吉林省政协原常务副主席、吉林省摄影家协会名誉主席魏敏学,吉林省文联副主席孙凤平,吉林省文联党组成员秘书长房国军,吉林省政府参事、省文联副主席、著名书法家景喜猷,吉林省摄影家协会终身名誉主席李立,吉林省审计厅副厅长徐彦夫,吉林省摄影家协会副主席林野,郑春生、郭义,秘书长荊宏,吉林画报副社长段吉闽,吉林省女摄影家协会主席杨春霞,摄影家乐夫、钟民、武殿春、王延斌、刘长城、段大勇、姜山、韩行波、申继双、付新宇、范津贝、徐硕、白石,学者王诗戈,吉林日报记者李梦溪等29人出席,省摄协主席赵春江主持座谈会。 参会人员合影。 90岁高龄的郎琦先生。 郎琦:我年参加革命,在杨靖宇支队司令部做文化教员。8年的军旅生涯,我经过许多战争,也受到了很多的教育。年开始学习摄影,后到延安的部队做记者。那时候条件艰苦,解放战争的北平入城式是我用电影胶片自己卷的胶卷拍摄的,朝鲜战争后期才用上进口胶卷。艰苦条件下冲洗出来的照片虽然不如现在好,但展出后,指战员看了也是非常兴奋。今天大家回顾我的过去,如果说我有一点点的成就,一是党的培养,党教育了我怎么为人民服务,要表扬先进,还要暴露黑暗,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重伤不哭,轻伤不下火线的精神,行军和战争锻炼了我始终坚持这种精神。二是战友和朋支的帮助,人离开了群众和朋友是不行的。我整个人生是坎坷不平的,上世纪90年代,儿子去世,我患胃癌,此时非常悲观。魏敏学省长为了吉林省的政治和经济要宣传长白山,从而找到我,让我又重新参加工作,身体得到了锻炼,生活得到了充实,使我重燃斗志,所以说友情很重要,金路奖是大家的,我能有今天要感谢我身边的朋友。三是亲情,我的老伴几十年来对我工作是全力以赴的支持,二次赴朝鲜战场她对我的牵挂可想而知,到画报社工作后也是很少在家,她多年来一个人照顾家庭,后来我们约定每晚7点通电话,我告知她是否安好。她去世后,我对她及我的儿子都有很多的亏欠和遗憾。现在我的伴就是照相机,我要继续坚持为人民服务,依然宣传先进,鼓励人们向先进学习,深入生活,到人民中去。 吉林省政协原常务副主席、吉林省摄影家协会名誉主席魏敏学。 魏敏学:郎琦同志是吉林省安图人,年参加革命,之后一直从事摄影工作,是军旅生涯当中我军培养的第一批摄影家,郎老在解放军进北平时拍摄了大量作品,是名副其实的老战士。随后参加了抗美援朝,后被认定三级甲等残废,而弟弟则不幸牺牲在战场。解放战争是残酷的,抗美援朝更是残酷的,给郎老带来了永久的伤害。从参军20岁到90岁,郎老从影70年,孜孜不倦。和平时期,吉林的山山水水都留下了郎老拍摄的身影,他一直严格要求自己,对摄影如同生命。而面对摄影中的不良作风,他也是坚决抵制。吉林省摄协为吉林省的经济文化事业作出了很大的贡献,祝省摄协的工作越来越好。 吉林省文联副主席孙凤平讲话(左一) 孙凤平:今天这个座谈会能在省文联召开,我表示非常的高兴并给与支持,本次座谈会落实了坚定文化自信坚持服务人民勇于创新创造坚守艺术理想这一习总书记的讲话精神,郎琦老先生更是践行者,用实际行动解读了什么是坚持为人民服务。感谢大家对省文联工作的支持,今后定会尽文联之力,为吉林省的经济文化事业更上一层楼而添砖加瓦。 吉林省政府参事、省文联副主席、著名书法家景喜猷(左一) 吉林省文联党组成员秘书长房国军讲话(左一) 房国军:非常高兴参加郎老的座谈会,摄影,就是吃苦耐劳,不到基层和人民中去拍不到好作品,摄影是门大艺术,其实艺术和人生都讲一个情字。文联将一如既往的支持摄影工作。希望吉林省的摄影艺术事业越来越好,我们继续把它发扬光大,祝各位艺术家节日快乐! 吉林省摄影家协会终身名誉主席李立(右一) 李立:郎老70年的摄影生涯硕果累累,成就斐然,郎老的拍摄分三个阶段,第一是解放战争、抗美援朝、解放初期,第二为《吉林画报社》,第三是离休之后。从郎老的拍摄风格和题材也是有变化的,郎老在非常艰苦的条件下能拍出那么高质量照片实属不易,凭借过硬的基本功记录下了解放战争,冒着枪林弹雨,是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照片,为后人留下了珍贵的影像资料。年到年离休,30年时间都奉献给了吉林画报,这一时期也是郎老代表作产生的时代。他特别重视青年摄影师的培养,以身作则,给青年人做了很好的榜样。郎老离休不离摄影,依然活跃在摄影第一线。只要还能拍动,就不扔下相机! 吉林省摄影家协会主席赵春江主持座谈会(右一) 赵春江:郎老从艺70年,刚刚获得中国摄影艺术终身成就奖,他的摄影经历见证了共和国的成长,他是拍下了解放军进北京城的摄影师,如今在国内应该是没有几人了,能拍下这个场面的摄影人可能不是之一,而是唯一了。郎老不仅是吉林省的,也是中国文学艺术界的艺术瑰宝。本次座谈会的主题恰恰是今年在北京召开的中国文代会的主题,习总书记讲话的主要精神,也是对我们艺术文艺工作者的要求,郎老70年的实践一直践行着中国共产党的主题。他是吉林省文学艺术界的一面旗帜,是我们年轻人学习的榜样,追求的目标。本次座谈会主要回顾郎老革命战斗的历程,我们要学习,要珍惜。 吉林省摄影家协会副主席郑春生(左一) 郑春生:今年在中华世纪坛举行的金路奖颁奖仪式规模盛大,郎老能走上金路奖的红地毯,是吉林摄影人的最高殊荣,郎老在主展区展览的摄影作品,有些已经是历史上的唯一了。郎老用作品把长白山带到了全世界,可谓开天辟地,经典中的经典,郎老获奖,也是我们吉林摄影人的荣誉。 吉林省摄影家协会秘书长荆宏 荆宏:吉林省从今年起开始启动老摄影家口述史访谈,对郎老的采访是最多的,对郎老摄影作品作学术上的建构,恰逢其时。本次座谈会的主题贯彻了习总书记在文代会上的讲话精神,他对艺术家的四点期望在郎老身上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也是对郎老艺术人生的具体写照。郎老70年的创作生涯始终没有离开这四点。文化自信,郎老没有离开黑土地,没有离开家乡;服务人民,郎老始终在为党、为国家、为人民服务;创造创新,郎老各个时期的摄影创作就是创造创新的过程;而艺术理想,郎老则坚定的走了70年。离休之后,郎老的艺术之树更加翠绿,拍摄长白山的作品都是鲜活的,给了我们大量的启示。多年来,郎老对我个人的关爱,对省摄协工作的关心体现在很多细节上。郎老对我们的教诲,对我们的艺术成长起到了关键的作用。祝贺郎老获得金路奖,吉林省的摄影高峰就体现在郎老的身上,感谢郎老,给省摄协带来如此高的殊荣,也祝郎老的艺术之树常青,祝郎老身体健康。 王诗戈在给大家介绍《东北画报》中郎老的作品。 王诗戈:郎老的作品很有学术价值,我们看世界摄影史和中国摄影史的时候,有地位的人都是在学术上得到肯定的人。我对东北画报一直有研究,并且一直在收藏东北画报,画报里有非常多郎老的照片,有很多作品连郎老都没有了,非常珍贵。 徐彦夫:90岁70年,值得纪念,堪称前无古人,在自然上是很难超越的了。郎老赶上了不同时期的动荡年代,其作品是我们一直追崇模仿的,郎老的成就源于他对艺术执着的追求,直在现在还冒着大雪去长白山拍照,值得敬佩。吉林的旅游很多都是靠摄影宣传出去的,郎老的作品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并且带动了很多人,以后多向郎老学习。 林野:参加此次座谈会非常荣幸,也看了郎老很多作品,又有了新的认识。我做了四届副主席,这么多年来,郎老把吉林省的摄影事业和省摄影家协会的工作当作自己家的事情来做,给我们晚辈做了榜样,我们要以郎老来规范自己,以郎老为楷模,祝郎老健康长寿! 郭义:我上中学时,第一次看到了郎老的作品,令我震撼。郎老摄影70年,不仅从作品上看,更要从精神上去体味,郎老是我们的楷模和旗帜,说郎老是我们摄影上的教父也不为过,郎老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段吉闽:郎老的名字几乎与吉林画报的名字划等号,非常有影响力,郎老有一种匠心精神,可谓大国工匠。感谢郎老能和画报走在一起,也是画报的名片。 乐夫:我参与了郎老画册编辑的过程,画册囊括了郎老摄影的精髓,表现了多个时期,作品体现了大爱出其美。我们应该怀着对郎老人生的敬重,对作品的敬意来阅读这些画册。郎老心胸博大,对艺术要求精细,可谓心有人民,胸有大义。 钟民:有幸参加今天的座谈会,看到郎老获得终身成就奖,作为晚辈也感觉骄傲,对郎老的精神非常敬重。郎老是我们的恩师,向郎老学习。感谢省摄影家协会提供这个机会,让我们重聚在一起。 郎琦,生于年2月,满族,吉林珲春人。年参加革命,年开始摄影工作。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四十七军摄影记者,吉林画报社高级记者、吉林画报社副社长,吉林省摄影家协会终身荣誉主席,中国摄影家协会第四届常务理事。年10月,出席中国文联第四次代表大会,年荣获吉林省政府颁发的吉林省文艺最高奖“长白山文艺成就奖”。 郎琦从事摄影近70年,见证了东北土地改革、东北解放战争、北平和平解放,解放后作为军事记者参加抗美援朝,回国后参加和平建设,见证了共和国的发展历程,特别是退休后主要拍摄以长白山为主题的摄影作品,主编并出版了10余本关于长白山的系列摄影画册。90高龄的郎老,依然活跃在吉林摄影的第一线,年还去了长白山和六人沟等地创作采风。 郎琦先生曾有多幅新闻摄影作品在国内外大型刊物上发表,多幅作品在视界80多个国家展出并多次获奖。尤其是年,荣获中国文化部、中国艺术摄影学会颁发的“金路终身成就奖”。 本期小编:省摄协美女小付 END 吉林省摄影家协会关东摄影网guandongphoto长按左侧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linshengzx.com/jljj/11935.html
- 上一篇文章: 全民阅读新闻当好书香社会的播种者
- 下一篇文章: 郑荔鲤琴筝艺术学院莆田分院星河古筝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