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篮球人的一封“家书”
吉林篮球人的一封“家书”
纪念吉林篮球建队六十周年 王凤祥 在喜迎伟大祖国六十七年生日前夕,吉林省篮球建队六十周年嘉年华庆典,将在五十年代修建的、我们身经百战的长春市体育馆隆重举行。 作为在我省篮坛打拼十七年、为吉林篮球事业付出艰辛和汗水、付出青春岁月的我,真是激动不已,百感交集。吉林篮球的六十周年,是不平凡的六十年,是令人难忘的六十年。六十年有坎坷风雨,有曲折荆棘,更有勇猛拼搏的骄人战绩,每段里程都留下了荣耀和辉煌的丰碑,是值得骄傲、回味和铭记的历史。 在过去的六十年里,吉林女篮曾三次夺得全国冠军;吉林男篮也曾获得过三次全国性比赛的第一名,在第六届全运会上获得铜牌。年曾代表中国出访非洲四国,并荣幸参加了阿尔及利亚二十周年国庆庆典。在近年职业联赛中,多次打进季后寒,两次获得第四名。 吉林篮球之所以常胜不衰,佳绩连连,其主要源于—— 一是建队之初就打下坚实基础,起点高。建队仅用两年的时间,就从丙级队跃升为甲级队。在年第一届全运会上吉林男篮就获得第八名,女篮同煤矿队合作获得第四名。 二是在文革中虽然遭受破坏,但大部分主力队员都保留了下来,保存了实力。 三是得益于运动员、教练员的坚定信念和努力拼搏。改革开放前,不论是训练条件还是生活条件,都无法同现在相比。在待遇上更是天壤之别,没有补贴,没有奖金,每月工资只有三五十块钱。学的是排球的拼搏精神,雷锋的奉献精神,靠的是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每天的运动量、强度密度都相当大,甚至是练到累倒在地上爬不起来为止。记得年一次高强度训练课,医院。 四是在训练方法、手段和技战术上不断创新。文革前,冬训和夏训,身体技术战术训练比例划分比较呆板。文革后,我们把身体技术战术训练有机结合,融为一体,这是符合一线队比赛的需求。同时,我们根据不同运动员的技术特点,制定不同的技战术打法。在我省七十年代男篮高峰期时,我们的技战术打法就类似美式打法,控球后卫即是助攻手又是主要得分手,当时我就担任控球后卫,除了完成组织、助攻、防守、篮板之外,每一场均能得二三十分。 五是领导重视,球迷支持。历史上省领导张文海和韩容鲁是出了名的重视篮球的发展。七八十年代把省体委领导说成“主任都姓篮“。广大篮球爱好者对吉林篮球的大力支持,对篮球将领的衷心热爱也令人感动。为了去体育馆看一场篮球赛,球迷们需要排上一夜长队才能买到一张球票,有时还遗憾买不到。他们把我省不同年代的篮球名将都牢记在心,多年不忘,至今还津津乐道。 进入职业俱乐部联赛后,在市场经济环境中,因资金等原因,遇到很多困难。但在虎王孙军的率领下,继承发扬了我省篮球队艰苦奋斗、敢打敢拼的光荣传统,使我省篮球事业得以传承并发扬光大, 真可谓:吉林篮坛遍地花,硕果累累战绩佳。几代拼搏成就大,六十周年放光华! (本文作者王凤祥,曾任吉林省男篮队长、省篮球领队、教练、体工队长、省体委副主任) 编者按:这是吉林篮球人的一封“家书”,里面是六十年来吉林篮球人能够站在神州大地上挺直腰杆的主要原因。这里面有总结,有回忆,有信念,有期待。相信在更多前辈的关怀下,吉林篮球越来越好。 郑华国郑华国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linshengzx.com/jljj/832.html
- 上一篇文章: 吉林省艺术团《雪韵春光》多彩绽放爱丁堡艺
- 下一篇文章: 吉林运动休闲品牌男装短裤折扣一手货源批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