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引导国外省外资本参与吉林省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鼓励外资以并购、参股等多种形式参与国企改革和不良资产处置

从发展阶段看,吉林省经济进入稳定快速增长期,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进入关键时期,这是我们必须紧紧抓住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黄金发展期”和“矛盾凸显时期”并存的阶段

三、发展重点和主要任务

加快调整产品结构,提高产品高附加值钢铁行业适应汽车、石化等产业需求,大力发展热、冷轧薄板、镀锌板、不锈钢、专用钢材,提高板管比、优钢比、合金比,实现由以建筑用钢材为主向线、型、板及深加工产品的转化扩大对外合作,推进境外铁矿合作开发积极发展特种铁合金、高档炭素制品有色行业大力发展镍、钼、钴、镁精深加工制品和工业铝吉林公网型材加大黄金资源勘查力度,稳定矿山生产按照国家产业政策,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引导鼓励小企业通过联合、重组和专业化分工,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加快对现有工艺技术装备的现代化改造,努力实现设备连续化、自动化、大型化,提高资源和余能、余压、余热的综合回收利用率重点实施以通钢为主的千万吨钢工程,积极推进不锈钢项目前期工作,加快推进通钢与延边天池工贸联合开发朝鲜茂山铁矿项目加快发展吉恩镍业镍系列产品,推进麦达斯铝业公司大截面系列铝型材、白山大横路钴矿开发等项目建设

四、支撑与保障

一是工业发展总体水平不断提高吉林省经济发展处于工业化中期的初级阶段,正在呈现出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上升阶段的特征,具有加快发展的吉林省会计网基础条件和一定的比较优势形成了以汽车、石化、农产品加工为支柱,以医药、电子信息为优势,以能源、冶金、建材、纺织等为特色的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2004年规模以上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994.30亿元,居全国18位;工业增加值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达到38.6%,对国民经济增长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178.73亿元,经济效益水平也得到不断提高

2. 以加快发展为核心把壮大经济总量、增强综合实力作为工业发展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着力扩大投资总量,全力发展非公有经济和中小企业,形成优势产业集群

新型材料产业加强产业体系建设,提高新材料的工艺设备水平和检测技术,推进和实施集轻量化、功能化、复合化等应用特性于一体的新材料产业化以新型高分子材吉林省公局料、高性能结构材料、精细化工材料、轿车新材料、超细粉体材料等五个产业领域为重点,以长春、吉林、辽源等三个优势区域为核心,建设具有吉林特点和优势的新材料产业群,形成规模优势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重点解决政府职能在某些方面的“越位”、“缺位”、和“错位”问题,基本形成行为规范、运作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完善政府管理体制,解决管理层级过多,职能交叉问题,下放经济管理权限进一步完善民主化、规范化的决策机制,提高重大决策的公众参与力度和透明度

一是加快建设长春汽车产业开发区和吉林市汽车产业基地,发展汽车整车、专用车、客车、汽车零部件及汽车相关支撑产业,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吉林省公费的汽车产业基地;二是依托吉化、吉林油田,发展以精细化工、高性能合成材料和特种材料为主的石化产业集群,形成国内重要的新型综合性化工产业基地;三是发展以长春、吉林、松原、四平、辽源玉米、大豆精深加工、畜禽乳精深加工,延边、通化、白山长白山生态食品加工,松原、白城优质农畜产品加工为主的生态型绿色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形成全国最具竞争力的农产品加工基地;四是依托通化、敦化医药城,长春、吉林医药产业园,发展以现代中药和生物制药为主的医药产业集群,形成现代中药和生物药产业基地;五是依托长春国家光电子产业基地,发展以光电子信息及软件产业、新型材料产业、生物技术产业术为主的光电子信息等高技术产业集群,形成国内领吉林省自考网官网先的高新技术产业研发和生产制造基地

从政策环境看,国家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在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的前提下,在财政支出、投资立项、吸引外资等方面给予了一系列的重要政策,将给吉林带来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是全省加快工业发展难得的机遇

(三)发展目标

依托辽源、白山、延边、通化、舒兰、蛟河、九台等资源型城市现有经济基础,形成以辽源新材料、舒兰矿务局桦甸油页岩综合开发利用、白山市煤电联营、延边新型林产业、通化新型建材产业、蛟河市北药种植加工基地、九台市非金属矿和建材工业等为主的接续产业转型经济区,促进接续产业发展和城市工业经济转型

1. 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汽车产业基地

提高科技原始创新能力和集成创新能力,加吉林省公费速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推广培育创新主体,确立企业技术创新和科技投入的主体地位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加大政府财政支持力度,促进工业企业、科研院所、科技中介机构的对接与合作,鼓励组建技术创新联盟推进工业技术及工业技术转移中心、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及重点实验室等创新基地建设,在汽车、光电子、医药、农产品加工等领域内,再建立10-20个重点试验室和中试基地突破和掌握一批核心竞争技术大力推广先进制造技术,工业智能化技术,高效节能技术等,加速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

积极发展汽车贸易和服务产业以汽车产业为龙头,带动上下游产业发展,促进汽车衍生经济加强采购网络和营销网络建设,运用信息网络平台,建设长春、吉林汽车吉林省公务员局网储运、批发、零售中心,形成全国汽车物流集散地鼓励发展汽车金融保险业,扩大汽车消费信用贷款规模,开发汽车超市、租赁和二手市场建立和完善汽车技术、售后服务体系,形成维修养护、服务连锁网络

2. 培育成长型中小企业,建立民营经济工业园区

以企业信息化为主体,推进企业生产、营销和管理全过程信息化积极鼓励企业将信息技术导入传统产业,提高传统产业数字化、模块化、程控化水平在企业管理中广泛采用制造资源计划(mrp)、企业资源计划技术(erp),推动企业局域网或广域网建设,实现对生产、销售、财务及人力资源、顾客资源的信息化管理,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控制智能化和管理信息化建立行业、园区和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平台,增强企业和经济吉林省公发展的能力引进国内外知名企业的先进技术、管理模式,大力推广高新技术和先进实用技术在工业领域的运用

(四)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增强工业持续发展能力

抓住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契机,鼓励和引导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加快发展,扩大民营经济的投资领域,在市场准入、土地征用、资金筹措、项目审批等方面,全面落实民营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大力支持民营资本投资吉林省支柱产业、优势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特色产业,参与非自然垄断性行业和所有竞争领域,拓宽民营经济发展空间大力支持外向型、科技型、规模型民营企业发展,扩大开放领域,提高民营经济外向度促进企业提高科技创新意识、质量意识、品牌意识,实现总量扩张做大做强德大、皓月、敖东、红嘴吉林省公书集团、东宝集团、修正药业、利源铝业等一批民营龙头企业或企业集团,引导企业和产业集聚,形成经济规模优势和区域特色产业优势

全面提升整车生产能力以轿车为重点,大力发展重型车、商务车、轻微型车,积极发展经济型轿车和节能、环保、新型燃料汽车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民族品牌重点建设一汽“五大工程”和自主品牌乘用车及卡车系列产品开发、吉林汽车公司与日本大发合作生产的d82a新车型等项目加快建设长春汽车产业开发区和长春国际汽车城,推动建设吉林市汽车产业基地,增加产业集聚功能到2010年,省内汽车整车产量达到180万辆

依托长白山药用资源和生物技术优势,加强公共技术平台建设,建立标准化和规模化体系着力研制、开发具有自主吉林省人事考试网网知识产权的现代中药和生物制药产品加速集团化进程和产业集聚,建成现代中药和生物制药产业基地到2010年,医药工业增加值达到192亿元,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医药新品种100个左右

二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低,缺乏核心竞争力目前多数行业的关键核心技术与装备基本依赖国外,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和技术不足5%新产品产值率为30.7%,虽高于全国9.4%的水平,但扣除一汽及一汽大众所占90%的份额,其余新产品产值率仅为4~5%,远低于全国新产品产值率企业的研发机构、体制和机制不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技术转化能力低,科技成果转化率低于20%高新技术产业尚未形成规模和竞争优势

坚持走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科技含量高、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吉林省公务员道路,实施名牌战略,推动工业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根本转变,切实提高工业增长质量和效益,全面提升工业经济整体素质和综合竞争力

2. 建设全国综合性石油化工产业基地

1. 推进名牌战略,不断提高工业竞争力

三是区域布局逐步形成依托工业资源的地域分布和发展基础,吉林省工业产业布局初步形成五个区,区域特色更加鲜明长春吉林区:工业化水平较高,基础设施相对完善,光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产业相对成熟,是全国重要的汽车、石化基地通化白山区:产业发展的资源依赖性较强,是全国重要的森工基地,形成了医药工业、绿色食品工业、冶金工业、建材工业的优势产业延边区:有地缘优势、人缘优势、交通优势,形成了以现代中药、绿色食品、板材家吉林省自考网学位证具、化纤造纸、纺织服装产业为主的产业群四平辽源区:是东北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形成了以农产品加工、机械、食品、建材、冶金等为主的产业群白城松原区:石油资源具有优势,硅砂矿储量较大,形成了以石油资源开发为基础的石化工业、粮食产品深加工、纺织工业等为主的产业群

4.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体系,提高安全生产水平

(一)发展基础

坚持多种经济形式共同发展,加大对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完善服务体系,创造宽松的政策环境、体制环境、融资环境,扩大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空间,形成全民创业的新局面到2010年,民营经济工业增加值占全省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一半以上

3. 建设全国最具竞争力的农产品加工基地

(五)加强政府能力建设,强化政策导2015年吉林省自考网向作用

依托现有大型企业集团,整合资源,培育一批在市场上有较高品牌效应的名牌产品,实现轻纺工业的整体优化升级到2010年,轻纺行业增加值达到104亿元,其中轻工行业44亿元,纺织行业60亿元

3. 轻纺行业

依托长春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加快研发生产高速铁路客车、新型地铁客车、城市轻轨电车等,建设全国最大的轨道车辆研发制造基地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电气成套设备、石油机械、通用机械、新型农业机械、环保设备等加快建设模具、铸造、锻造研发加工中心,大力发展稀土永磁系列、大功率风力发电装备总成、大型煤矿井下综合采掘装置、数控机床、换热器等一批拳头产品建设四平机械工业园区、长客60列480辆时速200公里动车组、四平东风5800台联合收割机、吉林方田水泵700台环保大型吉林省公群泵、通化石油化工机械300台复合hse标准系列设备、白城金风国产化风力发电设备、辽源振源交流电牵引采煤机等项目

水泥行业以发展新型干法水泥为主线,推广节能磨粉、余热发电等新技术,鼓励利用水泥窑处理工业废渣和生活垃圾做原料,发展凝石材料玻璃行业发展优质浮法玻璃,提高玻璃加工深度,增加为汽车等行业配套比重新型墙体材料、化学建筑材料等行业,推广承重非承重混凝土空心砌块、以煤矸石、粉煤灰、炉渣为原料的非粘土烧结空心制品、以塑代钢代木代铝充分利用非金属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以火山渣、陶粒页岩等为原料的建筑材料,大力发展绿色装饰材料积极培育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搞好搞活中小企业,促进建材工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重吉林省公书点实施亚泰水泥、冀东水泥磐石公司、金刚水泥、通化特种水泥扩能工程、福耀集团600吨级优质浮法玻璃、吉林境内600万吨凝石、光大煤矸石空心砖工业园区等项目

从体制环境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完善,国有企业改革基本完成,财税、金融、投资、社会保障等体制改革全面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自身的改革进程加快,将为吉林省工业发展提供良好的体制环境和动力但与沿海发达省份相比,吉林省市场化程度低,改革和发展的成本较高

把重大项目建设作为工业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积极创造条件,加大投入,围绕五大产业基地建设、特色产业培育、发展接续产业,谋划和建设一批市场前景好、科技含量高、产业关联度大、带动能力强、发展后劲足的大项目,特别是20亿2014吉林省自考网元到100亿元以上的特大项目,突出结构调整和技术创新,形成振兴吉林老工业基地项目群和支柱、优势、特色产业群

积极发展专用车、客车加快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的步伐,整合专用车资源,放手发展自卸车、厢式车、罐式车、环保清洁车等专用车和客车,逐步提高市场的竞争力和占有率重点建设长春万荣多功能扫雪车、延边华泰现代汽车公司客车扩建等项目

五是国企改革日趋深化随着振兴老工业基地战略的实施,国有经济调整改造步伐加快,国有资本逐步有序地向具有发展潜力的支柱和优势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第三产业等重点领域集中,绝大多数国有中小企业以多种形式放开,非公有制经济得到较快发展2005年末,列入全省国有工业企业改制计划的816户工业企业中,有813户基吉林省地图下载本改制,已改制企业68.7%在册职工转换劳动关系,化解金融债务93.6亿元改造后保留国有股份的企业国有股本比重降至33.7%

加快发展电力工业大力发展火电、风电,有序开发水电资源,引进国外大排量、高效率供热机组,积极发展城市热电联产加快电源和电网建设,新增发电装机容量700万千瓦,全省装机超过1700万千瓦;新建及扩建500千伏变电站8座,形成省内500千伏骨架电网,实现各电压等级和电网一、二次系统协调发展

(二)基本原则

有效利用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和生态资源优势,做强玉米大豆深加工、做大畜禽乳深加工、做响长白山生态食品,建设全国最具竞争力的农产品加工基地到2010年,农产品加工业增加值达到600亿元以上

依托吉化、吉林油田,加快发展石化产业坚持“油气并举”方针,加大油吉林省自考网上报名气勘探开发力度,保持合理的储采比推进石化装置大型化、规模化,积极发展精细化工、高性能合成材料和特种材料,推进产品加工精深化、原料线路多元化、产业发展延伸化,把吉林省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综合性化工产业基地到2010年,石化工业增加值达到400亿元,乙烯能力达到110万吨新增探明石油储量2亿吨左右,新增原油生产能力660万吨新增探明天然气储量700亿立方米,油气当量达到800万吨

做大做精畜禽乳精深加工产业推进食品、生物保健产品等终端产品的研发和生产实施德大2亿只鸡、长春皓月50万头、辽源金昌20万头肉牛综合加工、吉林华正180万头肉猪、吉林德莱鹅业1000吨鹅肥肝和1500万只肉绒兼用鹅加工、广泽乳业30万吨乳品加工等项目到2010年,全省畜禽肉加工能力达到400万吨

一是产业结构单薄,抗吉林省人事考试网站波动能力差2004年全省工业增加值中有55.7%是由两大支柱产业完成的;全省国税收入277亿元,48%来自汽车、石化行业(分别为31%和17%),没有形成各个产业竞相发展、协调发展的格局随着汽车工业国内外竞争加剧,石化工业资源约束加大,呈现向临港转移,这种经济发展和财政收入过度依赖两大支柱产业的状况,增加了全省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

3. 完善服务体系,改善民营经济发展环境

提高执政能力,积极为企业发展创造条件和提供服务改进政府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方式,强化公共服务职能,发展公共服务事业,做好公共服务工作,建设服务型政府推进电子政务建设,提高政府办事效率,实现行政审批制度化、规范化、法律化加快建立健全政府行为责任追究制度和各种应急机制,增强政府应对吉林省公务员遴选网和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

创立长白山生态食品品牌重点发展饮料、保健食品、菌类、饮料酒、山野菜和农业生态食品等六大产业深度开发红景天、刺五加、林蛙、蜂蜜、柞蚕等保健食品,积极开发矿泉水、山葡萄、山野菜、食用菌、林蛙、冷水鱼等生态可食资源实施集安新开河红参、白山西洋参、吉林梅花鹿系列产品、靖宇百万吨矿泉水、林蛙油和安图速冻山珍食品等项目发挥长白山生态经济合作机制作用,加强产业和资源整合,打造长白山生态食品产业经济带,创立“吉林人参”和“长白山矿泉水”等国际品牌,共同打好长白山生态经济牌到2010年,长白山生态食品产量达到600万吨,其中矿泉水400万吨

(二)积极发展特色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依托科技进步和人力资源,为工业发吉林省自考网展提供技术支撑

从市场环境看,经济一体化和全球产业结构升级调整,为吉林省提供承接发达国家和省份的产业转移,国际资本和民间资本的投资,广泛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的机遇消费结构升级,将为经济增长创造巨大的需求,汽车、石化、冶金、能源等工业的发展空间增大随着wto过渡期的结束,吉林省也将面临国际国内市场的双重压力,汽车、石化等产业优势逐渐减弱,竞争压力加大,国际贸易保护主义以设置技术壁垒、环境壁垒等新的形式继续存在,汇率变化也存在不确定因素,吉林省农产品加工等一些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将受到影响

轻工行业:巩固制浆造纸业,重点发展高档新闻纸、胶版印刷纸等产品;优化塑料制造业,加快发展农用塑料、建筑及基础设施用塑2014吉林省公务员网料,积极开发可降解塑料和环保包装材料;发挥皮革资源优势,发展高档皮革及制成品;壮大家具制造及木制品业,发展实木家具、板式家具和复合地板;积极发展日用化学品及动物胶制造业、家用电器及照明器具制造业、金属制轻工业产品制造业,推进轻工行业快速发展积极推进延边白麓纸业、吉林晨鸣纸业、白山纸业林浆纸一体化项目,加快皮革加工工业园区建设,实施四平纳爱斯20万吨皂类生产线改造、长春皓月中意合资300万张皮革加工、白山美丽坚木业公司1000万平方米实木复合地板等项目

积极发展新能源大力推广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技术与应用,鼓励生产与消费大力发展风力发电,建设国家风电基地,装机容量超过100万千瓦支持生物质能开发利用,推动城市垃圾焚烧发电14吉林省公和农村废弃物发电,全省生物质发电装机容量达到30万千瓦做好吉林靖宇核电项目前期工作积极推动太阳能和地热能开发利用

积极推进吉林市化工园区、松原石化工业园区建设围绕石化下游产品,延长产业链条,推进化工产品由中间产品向终端产品的转型建设吉化百万吨乙烯扩建及配套工程和产品深加工、20万吨丙烯、33万吨丙烯腈、35万吨苯乙烯、60万吨abs等项目,扩大合成材料主导产品优势大力发展生物农药、真菌生仿农药、化肥等农用产品及电子、造纸、皮革用化学品和水处理药剂,积极发展以油页岩、天然气等为原料的新型化工产业,加强与内蒙古合作发展煤化工产业,依托白山东圣,打造我省煤化工产业基地积极推进锦湖轮胎年产315万条子午线轮胎项目加快技术引进和改吉林省公造,大力推行节能降耗、综合利用和清洁生产

按照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3r原则,最大限度地利用各种废弃物和资源,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由直线型经济向循环经济转变,由资源消耗型经济向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经济转变通过物质集成、能量集成和信息集成,在企业之间和上下游产品之间建立起纵向闭合、横向共生、内外协调的生态工业产业链条,提高资源和能源的利用率,实现资源综合利用,能量梯次利用,物质良性循环,经济高效增长,环境最佳保护加强对冶金、能源、石化、建材、纺织等重点行业的物质消耗管理,提高废渣、废水、废气的综合利用率推广中水回用,提高水资源的重复利用率,建立高耗水行业用水限额制度积极发展生态吉林省公ab工业经济,培育一批循环经济示范企业和生态工业园区,将循环经济的理念渗透到各类经济开发区和工业集中区全过程控制资源消耗和废物排放,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从源头上控制环境污染,坚持新改扩建工业项目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实现主体工程与环境保护设施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严格控制工业废水和废气的排放量,化工、造纸、食品加工、电力、水泥、冶金等重点行业排污大户必须实现达标排放,积极推行排污许可证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在重点行业、重点城市和重点工业园区开展工业清洁生产示范工程,定期进行清洁生产审核到2010年,全省单位gdp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均控制在7000克/万元,工业废水cod排放量控制在15万吨以下吉林省公务员局网,水重复利用率达到80%,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控制在2005年水平,综合利用率达到65%

“十一五”期间,吉林省工业经济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工业经济总量进一步扩大,工业经济综合实力和整体竞争力不断增强,结构调整与布局趋于合理,新型工业基地基本建成,新的产业发展格局初步形成到2010年预计,工业增加值达到2700亿元以上,“十一五”年均增长13%左右,占全省gdp的比重达到42%以上五年累计固定资产投资超过6000亿元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水平降低30个百分点,万元工业增加值水耗85立方米,新产品开发率达到50%左右

强化玉米深加工的战略地位按照生物化工材料、功能性原料和生物能源的发展方向,整合玉米科技研发资源,建立集约式开发平台,强化深度开发,延长产业链,增强与化工、纺织、吉林省公局新材料等产业关联度,形成玉米加工产业集群依托大成、华润生化等大型深加工企业,建设千万吨玉米深加工工程着力推进长春玉米工业园区、四平食品工业园区建设,打造吉林玉米生物谷实施大豆振兴工程,积极发展大豆精深加工产品重点建设长春大成320万吨化工醇和50万吨聚酯、吉林燃料乙醇二期工程、吉安生化280万吨、四平天成210万吨、白城中兴90万吨、吉林沱牌50万吨等玉米深加工等项目,加快实施长春龙洋6000吨大豆蛋白肽干粉、840吨低聚糖和辽源裕龙公司60万吨大豆综合加工等项目到2010年,粮食综合加工率达到70%以上,全省粮食加工能力达1500万吨以上

二、思路与目标

(一)进一步深化改革,增强经济发展动力和活力

坚持节约优先,加快能源开发,优化生产和消费结构,提高能源利用率加大资源最新吉林省地图全图勘探力度,积极引进域外一次能源,大力发展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增强能源供给能力到2010年,能源工业增加值达到100亿元

创新项目融资机制,积极拓宽项目融资渠道充分利用国家和省各类鼓励、扶持政策,发挥政策效应落实投资自主权,积极培育合格的投资主体,增加企业自我积累和投资发展的能力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动员民间资本和外资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参与项目建设

坚持集约化经营,强化节能降耗和清洁生产,延伸产业链,提高冶金产业集中度,建设精品钢基地和特种铁合金基地,形成以通钢为依托,以通化冶金工业区、吉林哈达湾冶金工业区为纽带的钢铁及深加工产业群到2010年,冶金工业增加值达到120亿元

一是依托通钢、吉林铁合金、吉林炭素、吉2014吉林省自考网林镍业等骨干企业,发展以精品钢、不锈钢、特种铁合金、高档炭素制品、有色金属镍、钼、钴、镁深加工为主的冶金工业体系;二是依托亚泰、冀东、辽源金刚、福耀玻璃、九台光大等企业集团,发展以新型干法水泥、平板玻璃、新型墙体建筑材料、化学建筑材料等为主的建材工业体系;三是依托九台电厂、长春三热电厂、辽源热电厂、双辽电厂、白城火电、长岭风电、吉林核电站等企业集团,发展以电力、石油、煤炭、油页岩、农村能源为主的能源工业体系;四是依托吉林化纤、辽源得亨、白城纺织、长春银龙、延边金龙、吉林德奥等企业,发展以化学纤维、高档特色棉纺、服装、产业用纺织品、生态绿色亚麻纺织为主的纺织工业体系

1. 拓宽发展领域,做大做强民营吉林省公务员信息网经济

2. 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加快推进工业优化升级

(一)指导思想

充分利用非金属矿产资源和工业废渣,积极发展传统建材产业,大力发展节材、节能、节水、节地、利废的新型建材产业,到2010年,建材工业增加值达到87亿元,新型干法水泥所占比重和新型墙体材料占墙体材料比重分别达到80%左右,全省全面禁止生产和使用粘土砖

4. 以改革开放为动力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使企业成为竞争的主体,创造良好的体制环境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参与国内外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加快开放型经济发展

立足区域资源条件、区位特点和产业基础,结合“十一五”吉林省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振兴老工业基地总体战略要求,在区域发展功能定位的基础上,依托大型骨干企业和吉林省地图高清版重大项目布局及各类开发区,构造以五大产业基地为发展载体、以四大特色工业体系为新增长点、以接续产业促进资源枯竭城市工业转型的新型工业发展格局

四是工业产品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到2004年底,一汽集团已形成省内年产100万辆汽车整车生产能力,轿车市场占有率位居国内第二位,中重型车占有率连续三年保持国内第一位,并拥有自主品牌红旗系列和解放系列;全省粮食加工转化能力达1153万吨、畜产品加工能力达2.31亿头(只)、乳业加工转化能力达44.42万吨,吉林德大是目前国内最大的肉鸡加工企业,长春大成集团规模和装备水平成为全国同行业的排头兵全省绿色食品开发标识认证数额已上升至全国的第五位,德大火腿肠、泉阳泉矿泉水和通化葡萄酒等成为中国名牌产品

1. 冶金吉林省公费行业

重视发展中小企业,实施中小企业振兴工程,鼓励和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大力扶持科技型、就业型、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型、农副产品加工型和出口创汇型中小企业,引导中小企业向专、精、新、特方向发展,筛选部分成长性好有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优先予以扶持,形成一批专业化生产、社会化协作的中小企业集群

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用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加快传统产业的结构调整和技术改造,提高传统产业的整体素质和竞争能力,着力培育冶金、建材、纺织、能源等特色产业,促其尽快形成新的特色产业群

创建生产要素引进、留住机制与方式,推进对外开放充分发挥政府的推动作用与企业的主体作用,把引进资金与引进技术、人才、管吉林省国家税务局理经验结合起来,搭建引进发达地区和国外先进生产要素的平台降低招商引资成本,建立留住域外资本机制,提高资金利用效率结合现有产业基础和已引进的外资大项目形成的产业发展框架,开展上下游配套招商加强与俄、朝、日、韩和港台地区各主要商会、协会的交流与合作

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建设“工业强省”为目标,集中力量加快建设汽车、石化、农产品加工、现代中药和生物制药、光电子信息五大产业基地,提高工业的研发创新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构造具有吉林特色的工业主体框架

“十一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基本完成振兴老工业基地任务的关键时期科学编制和有效实施吉林省工业经济发展“十一五”规划,对于吉林省抓住战吉林市公网略机遇期,以工业带动国民经济更快更好地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现编制《吉林省工业经济发展“十一五”规划》

2. 四大特色工业体系

3. 接续产业转型经济区

现代中药产业支持中药产品二次开发,建立集中药种植、新药研发、临床实验、规模生产为一体的产业链条和标准化生产体系加强现代中药gap种植基地建设,完善敖东、修正药业等一批国家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实施吉林敖东鹿系列产品深加工、通化振国参威口服液等50个重点项目建设,提高和扩大中药的国际竞争力和出口创汇能力加快建设中药现代化产业基地,壮大通化药城和敦化药城,全力打造集研发、教育、生产、物流、销售为一体的长白山“药谷”,形成长白山现代化中2015吉林省公务员网药产业集群

大力发展汽车零部件加快发展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汽车发动机、关键总成及零部件,重点发展车身内外饰、底盘、环境、转向及传动、车轮、发动机附件、电子电气等七大系统模块整合零部件企业资源,培育一批小巨人企业,提高集成化制造水平,加快建设国家级汽车零部件出口基地促进一汽四环、富奥集团、四平方向机械等一批重点零部件项目建成投产到2010年,汽车零部件销售收入达到1000亿元,地方汽车零部件配套占一汽国内配套比重达到50%左右

5. 建设光电子信息等高技术产业基地

巩固和完善现有的财务代理、税务代理、保险代理、商标代理、产权交易、质量认证、投资策划、项目论证、信用担保等中介组织,进一步发展法律咨询、信息服务、投资融资、人才推介吉林省省公、技术服务等中介机构,形成上下贯通的服务体系加快行业协会的改革与发展,广泛吸收民营企业入会,逐步赋予行业协会制定行业规范和标准,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实行自律及维护行业公平竞争、行业利益方面的积极作用积极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为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让出一部分发展空间,并与之结成专业化分工协作关系完善民营经济信用担保体系,改善投融资环境,搭建产权交易、股份托管、质押典当等地方性资本交易市场,健全产权交易规则和监管制度,推动产权顺畅流转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工业立省、工业强省、工业富省”为目标,以加快发展为主题,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产业创新、技术创新和体制创新,促进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健康发展,切实转陆吉林省人事考试网变工业增长方式,加快五大基地建设和特色产业培育,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形成优势产业集群,稳步提高工业经济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做大做强工业,到“十一五”末期基本完成老工业基地改造任务,把吉林建设成为国家重要的新型工业基地

(四)产业布局

强化政策导向,形成切合实际的政策支持体系认真落实和用足用好国家已出台的相关政策,逐项研究制定地方配套措施,做好国家支持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在技术引进、增值税转型、处置不良资产、企业分离办社会等方面出台相关政策的落实,研究制定建立资源开发补偿机制和资源枯竭型城市衰退产业援助机制的政策措施抓紧制定和完善《吉林省产业政策实施要点》、《吉林省改善投资环境的若干意见》贯彻实施《清洁生吉林省自考网上报名产促进法》,抓紧组织制定《节约石油管理办法》和《资源综合利用管理条例》等,完善主要耗能设备强制性能效标准,实施能效标识管理加大对重点产业、重点项目、重点企业的财税支持力度,增强地方金融机构支持经济建设的能力

二是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作为全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经过多年发展,特别是“十五”时期的调整,五大支柱和优势产业增加值达到712.6亿元,占工业增加值总量的71.7%,主导产业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规模以上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增加值比重降为74.7%,非公有制工业增加值比重不断提高,多元化经济发展局面初步形成重工业产值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80%,工业化中期初始阶段的重化工特征比较明显

1.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陆吉林省人事考试网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调整区域空间布局,促进地区协调发展,优化轻重工业结构,重点推进有竞争优势的产业、企业、产品加快发展

(三)发展环境

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培育充满活力和竞争力的市场微观主体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为目标,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扶持、培育、推动一批有竞争力、资产良好、管理科学的优势企业和大型企业以产权重组为核心,加快产权制度改革,全面完成国有企业改革,实现产权主体多元化进一步消除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切实落实鼓励、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激发民间资本创业激情,鼓励、支持民营企业参与国有企业的重组改革

光电子信息及软件产业以长春国家光电子产业基地、长春汽车电子产业基地为载体,发展吉林省地图查询壮大光显示器件及其上下游产品、光电仪器仪表、光电子器件及材料等三个重点产业领域,积极开拓汽车电子产业,发展光电跟踪与测量设备、航天航空侦察设备等组建软件、信息网络与信息安全、信息显示技术等工程研究中心,积极建设长春、吉林软件园区积极建设聚合物电致发光材料及显示(pled)生产项目,推进有机电致发光材料(oled)产业化项目的组织实施

生物产业培育生物产业龙头企业,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实现关键技术和重要产品研制新的突破重点建设长春国家生物产业基地,长白山生物资源保护及开发利用、中西部生物制造基地组织实施生物药公共技术平台、生物导弹等100项生物产业重大项目初步形成以生物药及新医药产业为主体,生物农业、生物工业吉林省自考网成绩、生态环保产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

加快推进油页岩开发利用充分发挥我省丰富的油页岩资源优势,统筹规划,重视环境保护,加大勘探开发力度加强与英荷壳牌公司合作,应用油页岩地下转换国际先进技术,建成油页岩工业示范项目建设桦甸、汪清油页岩综合开发项目

4. 建设现代中药和生物制药产业基地

纺织行业:化纤进一步扩大腈纶纤维、粘胶纤维和工业用涤纶纤维生产能力,开发天然纤维等新型纤维素纤维和特种纤维,化学纤维的差别化率达到40%以上棉纺依托白纺、长春银龙,加快无梭化的发展进程,大力发展高档服装面料和高档装饰面料,提升产品档次,发展为汽车产业配套的高附加值产品服装在做好借用已有名牌产品的同时,努力打造培育自主服装品牌亚麻实行吉林省公务员遴选网一条龙开发,形成完整产业链条重点推进吉林化纤15万吨差别化腈纶纤维、辽源得亨1000吨芳纶、辽源袜业工业园等项目建设

加快金融体制改革,构建适合工业发展的金融环境稳步推进财税体制和投资体制改革,继续深化价格体制和市场体系改革,为吉林省工业的全面振兴提供夯实的保障

规范政府项目管理行为,营造良好的项目建设体制环境加大项目建设工作力度,进一步打破市场准入限制,加强主动服务严格执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投标制、监理制和合同制,建立和完善项目储备库制度,完善项目咨询论证制度,认真落实“三审一总结”制度,确保重大项目建设每年都能“开工一批、建设一批、投产一批、储备一批”,增强发展后劲

(二)全方位对外开放,提高市场化水平

在工业经吉林省地图交通图济发展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受产业竞争力不强、环境承载能力和基础设施支撑能力弱,以及市场化程度低等因素的制约,工业发展也面临着一些矛盾与问题具体表现在:

3. 切实转变增长方式增强原始性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以技术跨越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跨越,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在发展中解决环境问题,使吉林老工业基地成为节约发展、清洁发展、高效益和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工业基地

1. 五大产业基地

培养、吸引和用好人才,为工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进一步实施有效的人才政策,创造有利于人才流动、人才脱颖而出、人才创业的环境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企业内部培训,建立校、企合作人才培训基地培养和造就一批具有创新能力,适应国内国际竞争的企业家吉林省公群队伍;培养和引进一批肯钻研能创新的科技人才队伍;培养一批具有较高技术素质和良好职业道德的技术工人队伍

生物制药产业围绕生物技术制药和生物制品制药,加快开发和引进基因重组技术、单细胞融合技术、酶工程和现代生物发酵技术,重点发展生物疫苗、基因工程药和生物中药,推进新产品新技术的产业化开发实施通化东宝人胰岛素、辽源迪康博安霉素等30个重点项目建设加快长春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建设,推进辽源生物药城前期工作,促进全省生物药技术能力、装备水平和产业规模的整体提升

3. 发展循环经济,全面推行工业清洁生产

强化名牌战略在工业经济和企业发展中的推动作用,培育和壮大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名牌,切实提高全省工业经济的综合竞争力着力ji吉林省人事考试网构造吉林工业经济的区域品牌,树立长春国际汽车城、通化和敦化药城、白山国际矿泉水城等标志性品牌,增强各个区域的产业集聚效应着力打造吉林省工业经济的行业品牌,实施积极的产业扶持政策,引导有潜力的行业在全国做强、做优着力打造一批行业领头型的企业和名牌产品,在依托已有的资源、企业、品牌优势的同时,注意借助域外企业品牌,做大做响汽车、葡萄酒、人参、鹿茸、长白山矿泉水等名牌产品,培育一批新的品牌,形成竞争优势支持名牌企业发挥名牌效应,实施以名牌为纽带跨行业、跨地区、跨国界的合作与战略重组

立足现有基础,提高技术装备研发设计、核心元器件配套、加工制造和系统集成的整体水平,培育一批竞争力较强的骨干企业,促进整个吉林省公务员网行业向集约化、信息化和国际化方向发展到2010年,机械行业增加值达到100亿元

2. 建材行业

4. 机械行业

建立和完善专业化、区域化的民营经济工业园区,形成集群经济优势以建立县工业集中区为切入点,实施“骨干带动、科技推动、外向带动”工程,全力培育和扶持民营经济大县、强区、强企,实现重点突破县(市)域内没有省级以上开发区的,根据资源、区域、交通条件,在县(市)政府所在地或所辖重点镇设立1个工业集中区县(市)民营经济工业园区(集中区),参照实行开发区的优惠政策大力发展和扶持为汽车、石化等支柱优势产业配套服务的农产品和矿产品等资源加工型的民营经济园区和企业群体积极发展高新技术民营企业、高成长性民营企业和民营科技园区,提高民营经济整体素质吉林省自考网学位证加快园区体制、机制和发展模式创新,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强化政策扶持力度项目布局向园区集中,企业搬迁改造向园区转移,招商引资以园区为平台,加快工业集中区和各类工业园区的发展

(三)加快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增强工业发展实力

健全现代市场体系,改善经济发展环境加快建立符合国际通用规则并与国际惯例接轨的市场体系,着力培育和发展资本、土地、技术、劳动力等要素市场,实现要素市场的自由流通,建立全省市场运行监测预警预报分析网络,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增强法制观念,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保护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健全和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增强诚信意识,建立政府、企业和个人诚信制度,推吉林省地图进以完善信贷、纳税、合同履约、产品质量的信用记录为重点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营造良好的投资、创业和发展环境,积极融入国际国内开放有序的市场体系

(一)加快五大基地建设,全力推进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

积极发展煤炭工业加快煤田勘探开发,整合煤炭资源,淘汰落后生产能力,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加强煤炭瓦斯等安全综合治理,实现安全高效生产,建设现代化煤炭矿区建设长春、延边、白山三个产量超千万吨煤炭生产基地组建辽源、通化、舒兰、珲春等四个大中型煤炭集团勘探长白、龙家堡等重点含煤区域,新增精查煤炭储量8亿吨全省矿井建设规模达到2200万吨,其中投产规模1800万吨,煤炭产量达到4000万吨延长产业链条,建成10个销售收入超亿元的非煤企业

(二)面临的问题

一、吉林省地图高清全图基础与环境

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拓宽经济发展空间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优化出口商品结构,提高出口产品层次,扩大汽车及零部件、精细化工、生物制药、农产品加工等产品的出口规模,建立出口基地巩固发展传统出口市场,培育新兴出口市场加快口岸建设,拓宽对俄、对朝通道,提高口岸过客能力,培育外向型企业和外向型人才搞好信息、法律、外事等方面的服务,组织和指导有条件的企业到境外发展,建立境外原材料基地和生产制造基地

5. 能源行业

(四)切实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工业增长质量和效益

围绕规模升级、技术升级和产品升级,巩固和提高一汽集团的战略地位,扩大整车规模,增强零部件配套能力,促进汽车贸易和服务业,建设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吉林省公务员报考网汽车产业基地到2010年,汽车工业增加值达到1000亿元左右

四是资源与环境制约加剧,支撑能力不足长期形成的资源依赖型的产业结构和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以及由此产生的工业结构性污染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资源和能源的利用效率不高,而且今后一个时期,重化工业为主导仍然是吉林省经济增长的主要特征,环境和资源的压力越来越大,经济总量扩张和环境容量不足的矛盾将更加突出另外,吉林省水资源相对短缺,人均水资源仅是全国平均水平的54.8%能源自给能力不足,原煤缺口54%,交通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全省公路二级以下比重达82.6%,这些都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以遏制重特大事故,减少人员伤亡为目标,倡导吉林省地图高清全图安全文化,健全安全法制,落实安全责任强化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民爆器材、特种装备等重点行业和领域的监督管理,建立省、市、县三级重大危险源监控动态监测预警体系矿山、化工及危险化学品等行业和领域的生产经营单位对重大危险源进行登记建档、检测、评估和跟踪监控,制定完善应急预案建立完善省、市、县多级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系统,以及专业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与协调指挥机构,提高全省安全生产应急救援能力提升科学技术支撑能力,建立安全生产信息平台,推进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强化安全生产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实现源头控制和生产本质安全执行企业安全费用提取、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等制度,保证必要的安全生产投入,改善劳动吉林省公费条件、采用先进技术进行安全技术改造和治理事故隐患大力扶持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加快发展,依法淘汰落后工艺技术,关闭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到2010年,煤矿百万吨死亡率下降到366以下,危险化学品死亡人数比2004年下降10%,基本形成比较完善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技术支撑体系、信息体系、培训体系、宣传教育体系和应急救援体系

以长春国家光电子产业基地为核心,重点发展光电子信息及软件产业、生物产业、新型材料产业等高新技术领域,形成辐射全国的高新技术产业研发和生产制造基地到2010年,高技术产业增加值达到600亿元

三是产业和产品链条短,转化增值能力较弱为支柱和优势产业配套企业发展不足,2004年,全省汽车工业实现产值1362亿元,而零部件产值为206亿元,配吉林省自考网报名套率仅为15.1%农产品精深加工和转化增值不够,农产品转化为工业原料、终端产品的比例不足50%重化工型结构造成原料与初级产品过多,反映市场需求的轻工业发展不足,增值盈利水平低

















































































白癜风药物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linshengzx.com/jljj/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