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鼎钧山东是国共内战中的绞肉机
莱芜之役,七十七师师长田君健战死,三十六师师长曹振铎逃回济南。据说王耀武对着他拍案大骂:“即使你们是六万头猪,也不会在三天以内全给人家捉去!” 国共内战,由三大战役改朝换代,辽沈会战、平津会战和淮海会战(徐蚌会战)。不应忘记还有一个战场,交战时间久,战斗次数多,战祸损害大,关系国共力量的盈虚消长,那就是山东。 概括地说,抗战胜利到大陆撤守,为时四年,山东战场的形势是:第一年,共军采取攻势,第二年和第三年,国军采取攻势,最後一年,共军又采取攻势。那时山东境内有两条铁路,胶济铁路自东而西,津浦铁路由北到南,好比两根扇骨夹出一个扇面,中间一大片山地,好比画在扇面上的山水,大小战役无数,双方争夺的就是两条扇骨一幅画。 抗战胜利後,山东百分之九十的土地、百分之八十七的人口,俱在中共控制之下,国军锐意夺回,不断交战。往事如麻,我现在参考刘统著的《华东解放战争纪实》,还有丁永隆、孙宅巍合著的《南京政府崩溃始末》,理出一个头绪来。 一九四六年六月,国军由济南东进,青岛西进,打通胶济路。九月,国军沿津浦路北进。双方激战两个月。 一九四六年十月,国军进攻鲁南,进展顺利。马励武败于此役。 一九四七年一月,国军三十一万人,分南北两线进攻沂蒙山区。李仙洲败于此役(二月)。 一九四七年三月,国军在华北各战区皆取守势,独向山东进攻,调动二十四个整编师,分三路指向沂蒙山区,同时企图打通山东境内之津浦铁路。张灵甫败于此役(五月)。 一九四七年六月,国军以二十五个旅再攻沂蒙山区,南麻战斗即在此役(七月)。 一九四七年八月,国军五个整编师进入鲁西南,与共军鏖战。 一九四七年九月至十二月,国军六个整编师攻入胶东。 一九四七年十一月,国民政府划分二十个绥靖区,山东占了四个:第二绥靖区设在济南,第九绥靖区设在临沂,第十绥靖区兖州,第十一绥靖区青岛。 一九四八年三月至七月,共军攻先取胶济路中段,再取津浦路中段,济南、青岛、临沂成为孤城。 一九四八年九月,济南失守,王耀武逃至中途被俘。 一九四八年十月,临沂弃守,菏泽、烟台全失。 一九四九年六月,国军撤出山东最后一个据点青岛。 看了以上的记述可以知道,蒋介石总统并不想放弃山东,至少在军事上他把山东看得非常重要。国军也并非只知道固守据点,大规模的攻势也曾再接再厉。可以说,国军作战经过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攻击,第二个阶段是以攻为守,第三个阶段才是“以孤城为最後碉堡”,死守守死。 国军困于共军的“卷边战术”,顾此失彼,得不偿失,始终没有办法破解。“卷边战术”一词费解,王健民在他所著的《中国共产党史稿》里称为“对进战术”,并加上注解:“你到我家里来,我到你家里去。”举例来说,一九四七年国军从各地调集重兵打通北宁铁路,共军乘虚攻吉林、新立屯、黑山,占领朝阳、农安、德惠。一九四七年八月,国军以十个整编师追击刘邓,豫西、陕南一带空虚,共军进占洛阳和潼关之间陇海铁路。一九四八年四月,国军从各地调集重兵,企图收复开封,汉水流域空虚,共军趁机袭取襄阳、樊城。山东战场也是如此,例如一九四七年六月,国军指向蒙阴、新泰、莱芜,共军趁机南下,攻入鲁西南。 《孙子兵法》说战争是“生死之地,存亡之道”,率军出师的人有两个选项,但是战地的民众只有一个选项,山东苦矣,山东苦矣。 “对进战术”产生“拉锯战”,忽而国军来赶走共军,忽而共军来赶走国军,老百姓的身家性命化作木屑,纷纷飞扬坠地。故乡兰陵是个小地方,平时媒体不值一提,基於“战争使小人物成名,使小地方出名”的原理,竟也在当时的报纸和事後的专门著述里频频出现。兰陵苦矣,兰陵苦矣。 一九四五年十月,国军由苏北沿运河布防,一度进入兰陵。 一九四六年一月,郝鹏举起义投共,由苏北入鲁南,经过兰陵。郝的部下还以为是和共军作战,把兰陵的中共干部抓起来。 一九四六年春天,新四军副军长罗炳辉在兰陵病死,军长陈毅到兰陵主持後事,安葬在兰陵东北的凤草山上。 一九四六年秋,国军进攻山东峄县(峄城)、台儿庄,一八○旅旅部设在兰陵。 一九四六年十月,国军撤出兰陵、峄县(峄城)、枣庄。 一九四六年十二月,国军进攻占领峄、枣,兰陵收复,次年一月又失去。 一九四七年一月,国军共军战於向城、卞庄、兰陵。 一九四七年二月,国军北攻沂蒙山区,沿途收临沂、峄县(峄城)、兰陵、枣庄、滕县、费县。 一九四七年六月,两军在苍山(卞庄)、峄县一带作战,共军退向滨海区。七月,国军进出沂蒙山区,兰陵再失再得。 一九四七年十月,共军取兰陵。 一九四八年三月,共军取兰陵。(在此之前想必有一次失兰陵) 一九四八年六月,台儿庄国军出动,收复兰陵,得而复失。 一九四八年十一月,国军因徐蚌战役(淮海战役)放弃临沂,故乡“拉锯战”结束。 我要写下一段文字纪念李仙洲将军。抗战後期,他创办国立第二十二中学,我在那所学校里读到初中毕业,那是我的最高学历。那时政府对学生采行军事管理,严厉刻苦,李仙洲爱护学生,居各位“将军创校人”之首,我们至今感念。 老校长李仙洲,山东长清人,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山东“三李”之一,另外两位是李延年和李玉堂。山东还出了一位将领王耀武,黄埔三期毕业,年级比较低,但升迁比较快,军中常说“三李不如一王”。三李是纯粹军人,王耀武有政治手腕,所以做了山东省主席,他们的蒋校长把王耀武、李仙洲都派到山东,学历较低的人做一把手,学历较高的人做二把手,两人难免有心结。据说,利用矛盾是校长一贯的统驭之术。 一九四二年,李仙洲以第二十八集团军总司令名义率军入鲁,遭受共军的激烈抵抗,黯然折回,从此失去兵权。据说他常静静的站在山东省地图前面,设想如何攻守制敌,希望有一天统领十万之众,完成未竟之业。一九四七年二月,国军出徐州,由台儿庄、郯城北上;出南,由明水、淄川南下,想和共军陈毅决战,他自动请缨。他只看山东地图,没看全国地图,更没看世界全图。王耀武给他两个军、一个师、再加一个旅,共五万多人,向共军老根据地吐丝口、莱芜、新泰进攻,计画与南路欧震兵团会师,十天以後兵败被俘。 他怎会这麼快就做了俘虏呢?山东父老爱护他,为他编造了传奇。据说他骑在马上进入莱芜县城,牵马的“马僮”是共谍,马僮带他进入一所宅子,共军早在宅子下面挖好地道,在他床底下留了个出口。半夜时分,李仙洲睡在床上,怎麼也没想到床底下突然钻出敌人的敢死队来。这个故事编得好,符合李仙洲鲁直憨厚的性格,夸张解放军舍正用奇的战术,给老校长留下几分面子。 今天知道,老校长被俘并不在莱芜城内,而在莱芜城之北、吐丝口镇外的郊野,并不是马僮出卖他,而是他指挥之下的一个军长出卖他。吐丝口吐丝不吐人,他且战且走,左腿中枪,跌下马来,失血昏倒。这一枪保全了老校长的颜面,与那个传说无关。 老校长也犯了错误,他沿公路向北突围,没有遵守战地行军安全六要:侦查,掩护,警戒,搜索,联络,通信。那时许多指挥官都不遵守“六要”,常为敌人所算,纸上谈兵的杨杰愤愤的说过,凡是被俘的、被袭击的、误入敌人陷阱的指挥官都该枪决!还有,莱芜之役大军撤退不能保密,难民和军队同时出城,拥挤混杂,以致大军行动迟缓,部队与部队间连系困难。他是山东人,无法用激烈手段排除难民造成的障碍,“鲁人治鲁”也有坏处。当年岳飞勒马敌前,等义民完全撤走才班师,因此费了秦桧的十二道金牌,老校长学岳飞,画虎不成。 他的上级也犯了错误。据说由莱芜、新泰南下是一条险路,胜算最小,南京参谋本部偏偏选了这一条路线。参谋本部认为北线没有共军主力,催促他急进,其实共军已布好口袋。他的部下也犯了错误,沿途乱丢辎重,明语喊话,听见枪响乱成一团。更不说第四十六军军长韩练成是中共的内应!莱芜之败有代表性,他提供了一张切片,使我们看见为何共军能够一再得胜。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一度流行所谓“莫非定律”,其中有一条说,在一个历史悠久的机构里,“每一个人都升到他不能胜任的职位为止”。一个科员做得很好,於是升科长,他做科长也很好,於是升副处长,如果他做副处长很平庸,也只有继续让他当副处长,既不能升他处长,也不能把他降回科长。老校长李仙洲和他的上级,大概也都“升到他不能胜任的职位”了吧!老校长苦矣,老校长苦矣。 莱芜之役,七十七师师长田君健战死,三十六师师长曹振铎逃回济南。据说王耀武对著他拍案大骂:“即使你们是六万头猪,也不会在三天以内全给人家捉去!”狼奔豖突,的确很难对付,然而李仙洲率领的不是猪,是人,人为万物之灵,看风向,识时务,趋吉避凶。济南守军十万,王耀武也只守了八天,天津守军十三万,只撑了二十九个小时,辽渖战役最後决战,廖兵团一夜瓦解。人啊人! 莱芜既败,蒋介石总统亲自飞到济南,在济南机场召见王耀武,辟室密谈。那时山东籍的名记者王潜石在济南采访新闻,据他得到的消息,蒋劈头就问王耀武:“你把李黑子怎麼样了?”李仙洲的皮肤颜色深,脸上有忠义之气,蒋校长喜欢他。据说王耀武低声分辩了几句,蒋举起手杖就打。 在台湾,李仙洲是“蜡像馆里融掉的蜡像”,有时听到他的名字,心中难过,他不是一个灵活的人,如何适应中共的换魂改造?那时读到一句话:“共产党要把人皮揭掉,换一张新的。”中共对地主、商人、教员、国民党工、中下级军官千折万磨,没想到对中将、上将、当朝一品、封疆大吏反而宽松,一九八○年代,沈醉的《战犯改造所见闻》问世,公布了许多秘辛,那些超级俘虏既未遭受公审清算,也未经过痛哭认罪,没有强迫劳动,也无须天天背诵八股教条,大家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闲来无事,相互夸耀过去腐化糜烂的生活。 沈醉提到李仙洲的名字,他说老校长沉默寡言,从不参加别人的吹牛聊天小组。中共动员超级俘虏对台湾广播,劝国军官兵起义归顺,别人都公事公办,李仙洲总是婉言推辞,他说我打了败仗,做了俘虏,有甚麼颜面劝以前的同事部下投降?中共倒也不勉强他。天下事因果难测,《战犯改造所见闻》传到台湾,起了一个意想不到的作用,大家推想,如果有一天台湾解放了,中共秋後算帐,也是官做得越大罚得越轻,“特任官住的牢房比简任官舒服,简任官住的牢房又比委任官舒服。”今天赶快力争上游吧!於是“矢勤矢勇,必信必忠”,加强了党政团队的向心力。 美国总统华盛顿说过,美国革命成功,因为有千千万万个华盛顿。国民政府蒋主席引用这句话,他说中国抗战建国,要有千千万万个蒋中正。中共毛主席接著说,他只杀小蒋介石,不杀大蒋介石。国共内战究竟有多少“大蒋介石”落入中共手中,未见正式的统计数字,只知道中共关押国内战犯九二六人,军中系统者七三六人,包括中将七十二人,少将三百二十三人。一九五九年国庆,特赦三十三人。一九六○年又特赦五十人,李仙洲在内。一九七五年全部特赦完毕,未杀一人。老校长受任全国政协委员,山东省政协常务委员,一九八八年十月二十二日病逝济南,享年九十五岁,国立第二十二中学校友百馀人,从各地赶来参加追悼会。 我还要提出另一张切片,从另一角度看战祸。一九四六年十月,国军由徐州大举北上,次年二月初,整编廿六师师长马励武中将,下辖李良荣的快速纵队,一夜覆没,战场就在我的故乡。整编廿六师为美式装备,快速纵队是装甲战车,再加上炮五团,工兵总队,辎汽廿四团,共约五万之众,堪称精锐之师,先头部队由兰陵向北延伸,指挥部及後勤支援部队设在峄城。 本文选自联合报 中成药治疗白癜风北京白癜风去哪家医院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linshengzx.com/jlwh/5852.html
- 上一篇文章: 孤独,给你的回报
- 下一篇文章: 图书大厦成龙出书讲述真实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