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5吉林加速度杠杠的看中直媒体咋
“两个半月落地浪潮集团大数据项目、26天落地亚太宇航复合材料无人机项目、31天落地华为云计算数据中心,以及首次全球吉商大会签约亿元项目,都诠释着吉林的回归和新生”——这一组振奋人心的数据出自8月30日新华社电稿,让人们倾听到了吉林在新一轮振兴路上的新足音。文章更描绘出吉林人在省委、省政府领导下攻艰克难,“增长在加速,结构在调整,效益在优化,民生在改善”的喜人画面。 连日来,驻我省各中直媒体精心策划,深入基层,推出了一系列“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好新闻。它们见证着新一轮东北振兴战略中的吉林速度,传播着吉林精彩,鼓舞着吉林士气,振奋了吉林精神。 各界的好评如潮产生了广泛影响,不仅为东北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增添了亮色,更增强了吉林全省上下同心断铁、走出低谷的信心和勇气。 “把握宏观大势 反映客观事实印证吉林崛起 7月29日《人民日报》聚焦吉林,推出重头报道——《首届全球吉商大会聚千名企业家谋振兴发展,黑土地后劲十足》;8月28日又推出《激活市场该靠啥——来自玉米种植大省吉林的调查》,还相继推出吉林经济转型发展亮点系列报道。 “事实是报道的源头”。人民日报社吉林分社采编中心主任刘文波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吉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新作为、新成绩为我们做好报道奠定了基础,坚定了信心。” 新华社吉林分社副总编宗巍说:“吉林省上半年经济数据公布后,分社迅速行动,领导带头深入一线调研,报道紧抓民间投资、软环境建设、清费减负等上半年工作亮点,梳理出吉林经济发展的积极变化。” 新华社8月30日播发《发展曙光初现转型任重道远——吉林上半年经济发展观察》;新华每日电讯7月31日、8月28日分别推出头版新闻《吉林:简政放权助经济重拾升势》《吉林:民间投资拉动经济向好》…… 8月29、30、31日连续3天,《经济日报》在一版显著位置,推出对吉林省经济转型发展的调研(上中下,3篇)大型策划报道:《滚石上山,注入澎湃新动力》《敢闯敢创,释放市场新活力》《汇聚实干的强大合力》,有力地回应了唱衰东北的论调,提振了吉林振兴发展的信心。 “紧抓突出亮点 梳理各项变化传播吉林精彩 新一轮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吉林的思路是,依靠科技创新转换新动力。那么,如何让创新成果更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9月7日,中央电视台在《新闻联播》栏目推出《消除科技创新孤岛促科研成果转化》中给出了答案。 “一张网”推动职能转变。光明日报推出的《政务服务“一张网”——简政放权撬动政府自身改革》让吉林简政放权的先进经验得到广泛传播。 近期,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也不断传来来自吉林工厂、矿区、基层欣欣向荣的声音。 “中国制造”响当当的品牌演绎着《长春‘装备’中国制造》的魅力;哈达湾演绎着《吉林老工业基地的“凤凰涅槃”》…… 中央电视台吉林记者站站长万灵说,振兴是一个正在发生的过程。发展不能脱离现有经济结构,还是要立足自身优势。吉林在新一轮振兴的谋划中,有一些具体的新打法,已经出现了好的苗头,这些亮点,我们在调研时有亲身体会。 “铁肩担起使命 深切推介吉林鼓舞吉林士气 经济日报社吉林记者站站长李己平的话带着“温度”,他说:“希望更多的媒体人、企业家都来吉林看一看,走一走,亲身感受这片黑土地深刻的变化,爱上她,与她共成长。” 万灵说,未来我们将继续 刘文波说:“我们要继续努力,和吉林人民一起滚石上山,爬坡过坎,共同迎接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美好明天。”面向未来,在新一轮振兴路上,吉林必将迈出新的步伐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linshengzx.com/jlxw/1461.html
- 上一篇文章: 犀城网新闻朝鲜地震疑似核爆nbs
- 下一篇文章: 要闻吉林援疆工作座谈会在阿勒泰市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