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强教授中国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发展路线
年11月16~18日,由国家科技部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司、国家科技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指导,中国智能交通协会主办、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承办、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和北京易华录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协办的“’第十一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在重庆悦来国际会议中心举办,本次大会有多场演讲,余人与会。在17日的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发展论坛上,清华大学李克强教授发表《中国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发展路线》的主题演讲,本文为中国智能交通协会提供的速记整理稿,未经演讲者本人审核,特此鸣谢中国智能交通协会。 清华大学李克强教授(资料图) 李克强教授:今天我第一个发言,主要就中国智能网联汽车的技术发展路线图作一个交流。大家都知道,智能网联汽车可称之为一个交叉性的技术或交叉性技术所形成的产品,所以随着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新一代ICT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技术还会带来一个非常大的促进作用。 路线图编制背景1现在,我们国家也把网联汽车列为一个国家的产业战略发展项目,而一个交叉性的技术推进产业化,需要制定以产业技术发展的技术战略和技术路线图。而我们这个项目也是在国家相关部委的指导下,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等联合做工作。面向汽车产业化推进的路线图,里面的一些定义、一些提法,瞄准的是可视化、产业化的艺术,其科学方法、科学研究跟大项路线图的还不太一样,高新技术的科学技术产业是三位一体,所以发展非常快,技术路线图在推进过程中也在不断的调整和变化,这是目前和现阶段的情况下。 国务院印发的《中国制造》里面十大制造领域,其中有一项是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把智能网联汽车放在当中,我想这是一个策略,新能源汽车跟智能汽车还是有不一样的,这是其中之一。 做技术路线图的目的,一个是支撑,因为要做产业化,要支撑产业的发展战略和技术的发展战略,产业的发展战略和技术的发展战略是不一样的,现在讲的汽车战略是在讲企业的战略,技术的战略,而路线图的目的主要支撑这两个战略,有利于形成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的共识,也有利于推动智能网联汽车发展行动计划及国家重大项目的立项。大家知道交叉的领域,交叉的产业、交叉的学科是对智能网联的理解是很不一致。推进汽车的发展,我们希望能够形成共识,我们做汽车路线图是为了推动产业发展形成共识,希望能够推动智能网联汽车发展行动计划,国家项目中立项,制定战略路线图有行动计划来支持,也希望能够促进各地、各界的资源协同攻关,实施相关技术的研究,进行开发。另外,还要促进聚集各界资源,协同攻关,在顶层架构下实施相关技术的研究开发及示范运行。参与路线图制定的单位是一系列的,包括汽车工程学会、汽车协会等研究机构,然后再联合了清华、同济、吉林等大学,更重要的是企业,不仅仅是汽车的企业,也包括一些相关的企业,(图)这里分了几个组,车辆关键技术组以及V2X通信组,包括标准化,包括道路实施组等,从分组情况可见其涉及到各个方面。 路线图内容解析2刚才已经讲过,第一,我们对智能汽车或者智能网联汽车要有一个定位,要推动汽车产业链,推动产业进步,推动产业发展,在智能网汽车传统的定义方面,需要有一种装置,像人的耳朵和眼睛一样的装置,包括大脑和四肢。 智能驾驶方面,美国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局有一个分类:第一等级是单向的辅助,第二等级是纵横向联合,第三等级是有条件的自动驾驶,实际上是最难的一个,是一个临界状态,把这个突破则上下都可以了;第四等级是高度自动驾驶。 我们对网联做了一个分类,这也算我们的创举或者一个总结,现在国际上没有人对它进行分类。网联分三级:第一级就是现在的联网服务、只要连上就行了,可靠性、时效性越高越好,虽然现在没有很好的时效性,没有什么可靠性。但不影响汽车行驶的,这是第一类。 第二级是协同的感知。现在我们联网以后,通过车路通信快速地把汽车行驶的周围信息进行交互,交互将来是可以控制,可以做其他很多东西,甚至是高端服务,实施性、可靠性、容量都有要求,可靠性的要求。 第三级是最高级的,就是网联协同决策与控制。将来云端能够与汽车联网以后,作决策交互,大概分这三级,这是我们对目前的一个分类。 分类以后,不管是对智能网联、智能汽车的理解,我认为还是到位的。自助式的辅助驾驶,包括很高级的自动化的程度很高的自动驾驶都要有信息交互的,将来的感知网络、感知手段比较多,网联的辅助驾驶,车路协同也是一个辅助的功能,最理想的,目前看来是这两个结合起来,我们在谈智能网联汽车,国外叫CV,我们叫ICV,两个结合起来。国内很多对网联汽车的理解,还是有差别的。 在这个定义下,我们对技术架构进行了分类,实际上按交通人车路一体化,把技术设施扩展了,CPS进行了扩展了,不仅是交通的技术设施,也包括信息通信技术设施,都进行了梳理,车辆和设施设备的技术信息交互,包括一些支撑的技术,是一个完整的技术链突破,而不是一单一的。 智能网联汽车不仅仅是简单做交通出行的服务娱乐,实际要解决交通的根本问题,要革命的解决交通的根本问题。交通的问题首先是安全的问题,车辆可靠性的问题,通过自动驾驶来提升,舒适便捷、包括人性化等,对应了产业发展的目标。 我们设置了三个阶段的产业发展目标,第一阶段是起步期:年-年,确定网联汽车的技术基础和发展战略目的,顶层设计和标准体系,也对社会效益方面进行了梳理,顶层设计方面初步建成智能网联创新体系。标准体系和能力方面初步建立智能网联汽车标准法规体系、自主研发体系、生产配套体系,掌握乘用车及商用车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关键技术,包括传感器、控制器关键技术,供应能力满足自主规模需求,产品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产品成本具有市场竞争力,制定中国智能网联汽车数据安全技术标准,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市场应用方面,汽车DA、PA、CA新车装配率超过50%,退一万步说,网联汽车有10%也好,不管是国内还是合资车厂。最终的目的是能够体现出社会效益,减少交通事故,提高排放的降低。 第二阶段-。 顶层设计方面基本建成面向乘用车与商用车的自主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与智能交通体系。标准体系和能力方面,建立较为完善的智能网联汽车标准法规体系、自主研发体系、生产配套体系及产业群,掌握自动驾驶系统关键技术,传感器、控制器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掌握执行器关键技术,产品质量与价格均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拥有供应量在世界排名前十的供应商企业1家;实现汽车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奠定基础,完成智能网联汽车的国家信息安全强制认证,在智能汽车领域具备竞争优势。市场应用方面,汽车DA、PA、CA新车装配率达80%,其中PA、CA级新车装配率达25%,HA/FA级自动驾驶汽车开始进入市场。社会效益方面,汽车交通事故减少80%,普通道路的交通效率提升30%,油耗与排放分别降低20%。 第三阶段,成熟期,年-年。 顶层设计方面:建成面向完善的自主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与智能交通体系。标准体系和能力方面:形成完善的自主智能网联汽车标准法规体系、研发体系、及生产配套体系,中国品牌智能网联汽车以及核心零部件企业具备较强国际竞争力,实现产品大规模出口。建立完善的智能交通体系,智能汽车与智能道路间形成高效的协作发展模式。市场应用方面:汽车DA及以上级别的智能驾驶系统成为新车标配,汽车联网率接近%,HA/FA级自动驾驶新车装配率达到10%。社会效益方面:在部分区域初步形成“零伤亡、零拥堵”的智能交通体系,全国范围内交通事故率、拥堵时间与能耗排放均大幅度降低。 对商用车,也同样是一样的方法。商用车自动化的程度,我们是实事求是的,到了+,是产业认可的一个技术路线图,随着高新的技术的发展,技术没突破,也可能延长时间,届时有大量的可承受的自动驾驶,或者无人驾驶。 如果线路图完全假设可行,沿着正确的方向去努力,在这样的一个情况下面,实际上我们对具体的关键部件和共性技术,包括关键零部件技术,感知通信、产品,包括关键的共性技术,信息安全等等有完整的路线图。想给大家介绍这样的一个思路,我们希望把三个亿元级的产业,汽车、通信、电子信息三个产业联合调动起来,做协同公公关的一些技术。 第一个复杂环境的感知和认证的软硬件研发和其产业化。 第二,智能网联V2X,研发也好、测试应用示范,包括前几日重庆礼嘉基地开始运行,它跟我们过去做汽车完全不一样,或者特殊的地方就是移动互联。 第三,网联汽车的信息平台叫云控平台,智能网联汽车运控平台架构应该分成技术层、共性层、应用层。产业驱动会有很好的发展一个契机,包括信息安全,包括总体的应用,包括标准,包括测试的环境,有一个具体的研究和实施目标,希望在这个产业协同的情况下完成这项工作。 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发展展望3还有三分钟,讲一下对未来的展望。这个发展展望包括环境感知,低成本,要北京治疗白癜风哪家医院好一点北京哪个医院看白癜风比较好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linshengzx.com/jlxw/8537.html
- 上一篇文章: 2016年长春市高考考点考场地址地图
- 下一篇文章: 15岁高一男孩成地图大王7分钟绘出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