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安岭霜冻来袭天气预报为何起不到预警
我们很多南方地区还是盛夏时节大兴安岭却已经迎来了今年的第一场霜冻,很多蔬菜和大豆都已经被冻死了,只有少数较为耐寒的作物还有一线生机。我们很多网友都比较关心这次大兴安岭的霜冻对东北农业的影响有多大,为什么天气预报为何起不到预警作用?我们今天就和大家说说天气预报的事情。 东北农业观察出品 大兴安岭正常年份霜冻是在9月初才会到来,而且强度并不是很大,但是今年的霜冻在8月20号左右就迎来了年度第一场霜冻,霜冻时间提前了十几天。 霜冻过后的大豆我们查看了一些关于东北地区霜冻的新闻,发现其实即使霜冻提前所影响的也只是黑龙江的部分地区,吉林和辽宁受到的影响是十分有限的。虽然这次的大兴安岭霜冻提前并不一定会引发黑龙江大面积的霜冻提前,但是却增加了霜冻提前的概率我们不得不防备。 霜冻灾害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是不可忽视的,在前几年大兴安岭就曾多次遭遇霜冻,大豆产量低至30斤每亩。我们东北其他地区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平均减产幅度在10%以上,对大豆等农作物的影响巨大,农民遭受的损失是数以亿计的。 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我们国家这些年一直在发展气象预报事业其实就是为农业服务的。但是我们却发现现在的天气预测对于农业的贡献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大这是为什么呢? 天气预报失去了为农服务的初衷 我们以前在一些粮食主产区可以看到很多小型的气象坚持和预报的部门或是机构。这些小的气象预报机构虽然只能预测局部的天气情况,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这些部门为当地农业生产的预警作用是不可忽视的。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小的气象预测部门都没有了。这就导致我们农村的局部气象灾害预测出现了空白。 和气象预报一起消失的还有一些减灾的机构,比如说我们降雨或是预防冰雹的作业部门现在已经很少见了,甚至很多地方都消失了。这都是伴随着地方天气预测一起消失的。 农业减灾手段和气象预报不匹配 传统的自然灾害预防手段已经过时了,这是因为我们目前的农业生产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就导致气象预报和减灾技术的脱节。 我们的气象预报可以预测到大的农业气象灾害,但是我们却没有手段去应对,所以久而久之气象预测也越发的不受重视起来。就比如说这次大兴安岭的霜冻提前到来的问题,即使我们预测到了会有霜冻提前到来我们也没有手段预防,这是不是很让人无奈? 我们国家的农业发展缓慢是有原因的,就拿农业气象预报作用有限这个问题来说,其实我们认为气象预报对农业作用有限是因为我们的灾害损失都由农民自己承担的结果。 在一些国家农业保险政策是很发达的,农民的生产受到保险行业的极大影响,比如说防灾减灾方面保险公司业做出了很大的努力。因为一但发生大的自然灾害农业保险理赔的数额都是十分巨大的,如果保险公司可以通过天气预测预知灾害并且通过科技手段影响灾害发生的程度和频次,就可以有效地减少灾害之后的理赔金,这就保证了农工业保险的利润,避免了因为大范围的自然灾害而造成保险入不敷出的问题。 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这是我们中国人的陋习,气象预测成了摆设也是因为气象预测和农工生产没有直接利益关系导致的。大家认为让气象预测和农业收入挂钩是否会好一些呢?一起来评论吧! 我是农民,我为农民发声。您的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linshengzx.com/jlyw/15143.html
- 上一篇文章: 天气预报棉裤秋裤穿起来,这波冷空气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