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一切”这一句从小到大在校园中出现的标语,已经让每个人耳熟能详,学校作为学生们接受良好教育的避风港,所做举动理应是为了学生的发展着想。

谁能想到,在21世纪的某一时段,学生们引以为傲的学校却成为了让他们痛心所在,吉林某高校没有因为出色的教育方式“出圈”,反而因为这波令人不解的“操作”成为众矢之的。

学生成了“瘟室”的花朵?吉林某高校爆发疫情,真相令人气愤

从第一例学生感染病例产生,到如今的爆发趋势,吉林这所高校的热度终于被“冲破”,这就是吉林科技学院,在一则画面中,两名男生与老师在宿舍走廊里交谈着,虽然大家听不懂他们所说的是什么,但是从穿着打扮上,就有明显的区别。

学生只带着口罩,老师却身穿防护服,他在尽力地安抚这些同学,与此同时还带着退烧药。据该大学的一名学生爆料,她与自己已经出现高烧症状的室友已经同住好几天了,而学校的处理方法让学生们非常心痛。

将已经出现症状的同学全部留在宿舍,而那些看起来正常的同学被隔离到了图书馆“打地铺”,按照正常的流程,不应该在出现第一例的时候学校就要及时作出处理,如实上报吗?

可是事实并非人们想的那样,学校瞒而不报,一直在压制着这件事情,被“圈”在学校的同学们连独立的卫生间都没有,只能在宿舍的阳台解决,还有女生们生理期的必备物品,申报了好几天也杳无音讯。

大学教育重在“人”的培养,学校的上课形式变成了网络授课,然而学生们处于“水深火热”的状况中,连自身的生存问题都堪忧,谁还能“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呢。这些温室的花朵,在这个学校的操作下,真成了“瘟室”的花朵。

学生为自己“伸张正义”,成功扭转危局,后续的处理让人安心了

一例感染者尚能让一座城市跟着紧张,更别说这所学校里已经发生了大规模的聚集病例,那些原本对学校信心满满的大学生志愿者,在经历了学校让人寒心的处理方式后,也所剩无几。

大学生们只能靠自己来解决这样的问题,他们在社交平台上喊话,曝光,但是一开始就被学校里“无形的手”压下,那些发出去的话石沉大海,但好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学生们坚持不懈的努力,最终被社会看到。

目前,那些被感染的同学已经被安全地送到专业环境进行隔离和治疗,剩余的学生也被安全地保护起来,进行了妥善的处理,而事件的主要责任人,该校的党委书记张立峰被免去职务,后续的处理结果还需静观其变。

从更多学生们爆料的细节中,大家都感到愤慨,笔者也深有同感,大学本来是让学生们安心学习,稳定发展的场所,学校也应该将学生的人身安全放在首位,不让学生和家长感到寒心。

以偏概全不可取,大学生们对于教育部门不能失去信心,适当的时候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教育事业发展至今,无数人才也通过各类学校的培养成为了社会上的栋梁之材,对于此次吉林科技学院发生的事件,旁人无法替亲身经历的同学感同身受,也不可能要求这些学生们原谅学校的做法。

但是相信其他学校对于学生的发展是十分重视的,学生们对于自己的学校不要失去信心,也不要因为这一次事件就对教育部门失去信任,最重要的应该是让自己的安全意识得到提高。

在面对困难的时候,学生们要勇于为自己争取机会,如果自己不能从容面对,要懂得团结的力量巨大,与学生们一起并肩克服困难,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充分地独立起来,不让远隔千里的家长感到担忧。

笔者寄语:针对吉林科技学院发生的事情,好在最后得到了相对满意的处理结果,其他学校也应引以为戒,不要重蹈覆辙,在这里也要为那些不顾危险,勇于为群体发声的同学进行赞扬和鼓励,此后竟没有炬火,我就是唯一的光,学生们要相信自己,敢于为自己、为身边的同学贡献力量。

今日话题:对于这件事,你怎么看?(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可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linshengzx.com/jlzx/151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