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申请商标的漫漫长途中,一个环节不对,就有可能被驳回,而商标近似则是申请商标道路上最易遇到的问题,那我们究竟如何才能避免商标近似的问题呢?下面,诺诺教你几招,轻松应对商标近似。

商标近似是如何判定的呢?

类似商品上判断商标近似的基本原则:

(一)文字商标

音、形、义近似(包括不同语种翻译后相同或近似)或均无含义,符合其中一个条件,造成易使相关公众对商品或者服务的来源产生误认的结果的,通常会被认定为近似商标。

(二)图形商标

1.商标图形的构图和整体外观近似,易使相关公众对商品或者服务的来源产生误认的,判定为近似商标。

2.商标完整地包含他人在先具有一定知名度或者显著性较强的图形商标,易使相关公众认为属于系列商标而对商品或者服务的来源产生误认的,判定为近似商标。

(三)组合商标

1.商标汉字部分相同或近似,易使相关公众对商品或者服务的来源产生误认的,判定为近似商标。

2.商标外文、字母、数字部分相同或近似,易使相关公众对商品或者服务的来源产生误认的,判定为近似商标。

3.商标中不同语种文字的主要含义相同或基本相同,易使相关公众对商品或者服务的来源产生误认的,判定为近似商标。

4.商标图形部分近似,易使相关公众对商品或者服务的来源产生误认的,判定为近似商标。

5.商标文字、图形不同,但排列组合方式或者整体描述的事物基本相同,使商标整体外观或者含义近似,易使相关公众对商品或者服务的来源产生误认的,判定为近似商标。

如何解决商标近似问题?

避免文字商标近似的解决办法为加字、换序、更换个别字后使两商标在音、形、义中三个判断元素中至少有一个元素不同,使两商标整体区别明显,不易使相关公众对商品或者服务的来源产生误认的要求。

提示,如若添加以下字词,仍会被认定为近似商标:

1.加起修饰作用的形容词/副词,如:(新)吉澳、(真)依丝、(东方)吉祥鸟等;

2.加表示通用语、型号的词汇;

3.加表示商品生产、销售或使用场所的文字,如轩、坊、堂、屋、窑等;

4.加直接表示商品的质量、主要原料、功能、用途、重量、数量及其他特点的文字;

那么,添加哪些字词后能够使商标整体区别明显呢?

1.应选择添加能使商标整体产生新含义的字词,如东方雪VS东方雪狼,白云VS白云山,王中VS王中王,孩之VS孩之宝等。尽管只是一字之差,却使得商标整体含义发生变化,因此不近似。当然,如果你在加字的同时改变字体的设计,则可增加商标显著性。

2.在商标前加虚词

这些词虚词可以是“卡”、“斯”、“特”、“尔”,如“爱妮”与“特爱妮”。

但值得注意的是:如若将虚词添加在商标中间则构成近似,如“雪亮”和“雪之亮”;

说完了加字,我们来说说换字策略。

换字的原理是读音相同或近似,但更换后使商标形、义或者整体外观区别明显,不易使相关公众对商品或者服务的来源产生误认。

又如百喜,七喜互不近似,自由鸟与自由马不近似,恒山与衡山不近似等。

你们知道如何避免商标近似了吗?

清理整顿违法违规执业专利代理机构和专利代理人,这些行为被严打!

  条执业专利代理人信息存疑、家机构可能涉及无资质专利代理、4家专利代理机构明显存在专利申请质量问题且涉案数量较大……这是国家知识产权局在今年开展的专利代理专项整治工作过程中,通过主动筛查和接受群众举报等方式初步掌握的线索。

  “根据《关于开展专利代理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下称《通知》)和《专利代理管理及查处假冒专利行为随机抽查工作细则(试行)》(下称《细则》)的工作安排和要求,结合实际情况,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下称代理人协会)及地方知识产权行政管理部门在今年下半年对相关信息进行了认真核查,针对‘挂证’行为、无资质专利代理行为(俗称‘黑代理’)和代理非正常专利申请行为开展了专项整治工作。”国家知识产权局条法司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已逐步清理整顿了一批违法违规执业的专利代理机构和专利代理人,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挂证”“黑代理”以及代理非正常专利申请等违法违规行为的增长势头。

重拳整治正当时   多年来,专利代理行业稳定、有序发展,有效地促进了我国科技创新,维护了创新主体的合法权益,为推动我国专利事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在我国专利代理行业快速发展、专利代理机构数量持续增长、专利代理人队伍进一步扩大、整体服务水平不断提高的大背景下,少数机构和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也逐渐暗流涌动。   据了解,国家知识产权局在近几年接到的针对专利代理行业的投诉中,涉及“挂证”和“黑代理”行为的案件数量不断增长。“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对专利代理机构的设立条件进行了明确规定。有些公司为了满足条件,通过借用、租用他人的专利代理人资格证申报专利代理机构注册证,由此造成纠纷频发。”国家知识产权局条法司相关负责人介绍,“黑代理”主要表现为无资质的机构或个人冒充有资质的专利代理机构或专利代理人为申请人撰写申请文件、向社会提供专利侵权分析意见等,在实践中,这种行为不仅对技术创新危害严重,还使得申请人蒙受经济损失,甚至损害国防、军事等国家安全或者重大利益。另外,代理非正常专利申请行为阻碍了我国专利质量提升的步伐,也对专利审查资源造成严重浪费。   为了进一步规范专利代理执业行为,重点打击社会各界集中反映的违法违规行为,营造良好的专利代理市场环境,维护创新主体权益,提升专利申请质量,9月20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关于开展专利代理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专利代理专项整治工作。多措并举齐行动   在今年开展的专利代理专项整治工作中,国家知识产权局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机制,加强了专利代理行业事中事后监管,通过政府网站向社会公开了《国家知识产权局随机抽查事项清单》,并建立了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代理行政执法人员名录库和专利代理机构、专利代理人名录库。同时,为创新监管方式,维护市场环境,国家知识产权局印发了《专利代理管理及查处假冒专利行为随机抽查工作细则(试行)》,对抽查人员、抽查对象、抽查方式等内容进行明确和规范,并要求地方知识产权行政管理部门在专利代理行业事中事后监管工作中转变思路、提高监管意识、完善监管制度、丰富监管措施、提升监管实效。   为解决社会各界反映较为集中的“挂证”“黑代理”行为,国家知识产权局一方面通过公民身份信息认证查询服务系统对已在专利代理机构执业的专利代理人进行初步筛查,另一方面系统梳理并重点分析了年第一、二季度受理的专利申请,分别发现条执业专利代理人信息存疑,可能涉及“黑代理”的联系地址57个、相关联系人人。随后,国家知识产权局将这些信息会同代理人协会通过主动筛查、群众举报等方式汇总的17批共家“黑代理”名单及证据材料一并转送至相关地方知识产权行政管理部门,要求其进一步核查。   同时,国家知识产权局根据《关于规范专利申请行为的若干规定》,对明显存在专利申请质量问题、涉案数量较大的4家专利代理机构进行重点排查,对其年提交的全部专利申请进行比对分析,并向相关地方知识产权行政管理部门转送线索,要求其进一步核查。   除通过网络、电话等渠道收集、转送相关信息外,国家知识产权局还组成督导组,分赴天津、安徽、河南等地,对地方知识产权行政管理部门开展专利代理专项整治工作的落实情况进行督导,要求对查实的违法违规行为按照相关法规规章进行严肃处理。同时,国家知识产权局从服务质量管理规范性的角度制定了《专利代理机构服务规范》国家标准,努力推动专利代理行业规范化建设。专项工作有成效   “通过专利代理专项整治工作,目前已逐步清理整顿了一批违法违规执业的专利代理机构和专利代理人,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挂证’‘黑代理’、代理非正常专利申请等违法违规行为的增长势头。”国家知识产权局条法司相关负责人表示。   截至11月27日,根据20个地方知识产权行政管理部门反馈的核查结果,在信息存疑的执业专利代理人中,27人已办理执业证注销手续,22人正在办理执业证注销手续。对于社会公众举报的名专利代理人涉及“挂证”行为的线索,代理人协会正在开展调查。“国家知识产权局对于存在‘挂证’行为但拒不纠正的人员和机构将给予惩戒。”该负责人强调说。   据了解,各地方知识产权行政管理部门已对可能涉及“黑代理”行为的家机构进行核查,对至少18家机构进行了实地检查,对至少11家机构进行了约谈。天津、吉林、广西等地已向当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移交相关材料并提出处理建议。目前,已有超过20家机构在其网站上删除相关违法宣传内容。   另外,北京市知识产权局和安徽省知识产权局已经对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有限公司、北京高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等4家专利代理机构进行约谈,正在进一步核实相关情况。   据了解,在此次专利代理专项整治工作中,“”公共服务热线充分发挥了社会监督作用,及时将接收的专利代理违规行为举报投诉信息转送各地方知识产权行政管理部门处理,助力专利代理专项整治工作顺利开展。   该负责人表示:“今后,国家知识产权局将继续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机制,要求各地方知识产权行政管理部门严格按照《细则》的规定开展行业监管工作。此外,将对此次专利代理专项整治工作进行认真全面总结,对各地方知识产权行政管理部门在工作中形成的好经验好做法进行推广,形成行业监管工作的长效机制。”

觉得不错,请转发→

点zan是一种鼓励,觉得有用,记得给辛苦的小编点个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linshengzx.com/jljj/117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