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小说《梨园巨商——牛子厚传奇》以场景式笔法,描绘了关东首富牛子厚钟爱京剧艺术并为之奋斗一生的感人的赋予传奇色彩的故事。作品记录了牛子厚十六岁继承家业开始,直到他去世,整整六十年的人生历史。六十年里,牛家由盛到衰,却始终与戏剧结下了不解之缘。

全书共29章,作者用大量的笔墨,描写了牛子厚以一颗悲天悯人的仁爱之心,办周棚接济穷人,东增绵,夏舍单,数十年如一日;八国联军烧杀掠抢,他依然开办了孤儿院,收养战争遗孤,并把他们培养成有一技之长的有用人才;他与社会地位低下的艺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无私的关怀他们,资助他们;即使在内忧外患,牛家生意每况愈下,频临破产的情况下,牛子厚的慈善事业也没有中断,为了喜连成科班的发展,他倾其所有在所不惜,还通过科班义演的方式,为北京大学筹措资金修建了食堂宿舍。

作为一个,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代的民族企业家,牛子厚对文化艺术的痴迷已经远远超出了个人爱好的局限,取而代之的是社会的责任和义务,他的一切善举,昭示出一位民族企业家的良知和一颗伟大的爱心,他的精神已经达到了非常人所能企及的至高境界。

牛子厚为了提高演出质量,增强竞争力,花巨资从京城请来赫赫有名,享誉全国的京剧班社“四喜班”和京剧大师谭鑫培,长期驻吉演出,为吉林民众带来了丰盛的艺术大餐和高品位的精神享受,也为吉林这座古城奠定了深厚的文化艺术根基;正是由于高品位的艺术熏陶,才使牛子厚萌生了自己办科班的大胆思想,他四处网罗人才,出资兴办了名载史册的“喜连城”京剧科班,培养了雷喜福,侯喜瑞,马连良,高连奎,刘连荣,谭富英,马福禄,叶盛兰,裘盛荣,袁世海,谭元涛等一大批京剧名家,便是,梅兰芳,周信芳这样的京剧艺术大师,也曾带艺加入喜连成科班,他们的成长和成熟都离不开牛子厚的大力培养和支持,牛子厚为京剧艺术的传承和发展所做的贡献可称作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从写作手法上看,《梨园巨商》介于戏剧与小说之间,通篇由一个场景连缀而成,属于“跨文体写作”。这一点,与其他小说的构架有所不同,然自古以来,文无定法,这样写也未为不可,或可将其称之为“戏剧化场景小说,”亦算是独辟蹊径,别出心裁了。总之,《梨园巨商》把牛子厚这样一位伟大的历史人物,再现与人们的面前,是很有历史价值的,当今的吉林人可以通过这位丰碑似的人物,更多地了解吉林的历史,尤其是吉林的文化艺术史,从中领略到,我们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更多的文化内涵。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linshengzx.com/jljj/123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