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最感兴趣的3个人文专业详解
年12月,北京师范大学考试与研究中心发布了《00后高考志愿兴趣报告》,报告显示历史学、文物与博物馆学、考古学是高中生最感兴趣的3个人文专业。这段时间也有好几位家长到新起点教育咨询历史学类专业,交流中带着对专业前途的巨大困惑。笔者本硕都就读于某高校的历史学专业,毕业后,也在专业相关的领域有过较长时间的工作经历,对历史学类有较深的了解。今天就结合自己的学习和工作情况,谈谈历史类专业的学习情况和发展前景。 00后最感兴趣的十大人文专业历史学类的本科专业主要是历史学、考古学、文物与博物馆学。除了个别大学(如吉林大学),三个专业通常在一个学院,师资部分共享,但学习内容和未来的发展方向仍有明显区别。 一、历史学 (一)专业简介 历史学包罗万象,研究内容非常广,从人类产生到今天,只要是与人相关的内容,都是历史学研究的对象。本科历史学专业包括师范类和非师范类两种类型,二者从培养目的和课程设置上都有差别。 非师范的历史学专业主要培养历史研究能力,既传授历史学的专业知识,培养历史学的思维,还重点培养研究范式,提升研究的技能。非师范的历史学学生如果想当中学历史老师,需要自修教育学的相关内容,因为很多大学是没有师范类课程的。 师范类历史学专业主要培养中学历史教师。除了学习历史学知识和研究技能之外,教育学有关的课程也是必修课,培养学生掌握教学能力,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历史典籍(二)课程设置 本科阶段,历史学主要培养学生知识的广度、历史学的思维和研究的方法,核心课程包括中国通史、世界通史、史学概论、中国历史要籍介绍及选读、外国历史要籍介绍及选读、中国史学史、西方史学史等,也有断代史、专门史、历史文献学等丰富的选修课程。各个大学的核心课程差距不大,二选修课往往根据学校自身的师资和研究方向自行开设,各具特色。当然,教育学类的课程是师范类的学生的必修课。 历史学从大的方向来说分为中国史、世界史、历史文献学等,但是本科阶段通常不分科,学生会在学习过程中,根据自身兴趣和学习情况进入一个细分领域,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 (三)职业路径 近年来,历史学连续被教育部定为就业红牌专业,主要问题是历史学的技能在社会上的适用性不广,就业岗位也比较少。历史学的职业路径主要有: 1.历史学者 历史学者是对学历和研究能力的要求是最高的,属于金字塔顶端工作机会,包括高校历史系的老师、社科院研究人员等。这也是历史学的最优就业选择,竞争压力也非常大。这些岗位,尤其是平台高的高校教学岗位,对学历、论文的数量和质量都有很高的要求,且多面临非升即走的挑战,适合研究能力强的人选择。当然,如果选择双非院校就业,压力也会小很多。 2.中学教师 中学教师是师范类历史学毕业生的首选。非师范的历史学毕业生获得教师资格证后,也可以加入中学教师的行列。想在公立中学获得一个稳定的教师岗位,往往要通过公招考试。每年招聘历史老师的岗位有限,竞争压力也非常大。有的岗位还会要求研究生学历,硕士以上的毕业生选择面会更宽一些。现在校外教培行业正面临巨大的压力,培训机构提供的就业机会可能会大幅度减少。这种情况下,公费师范生有编制和岗位的保障,优势非常明显,有志于当中学历史老师的考生应优先考虑公费师范生。 中学历史老师3.博物馆、纪念馆业务人员 博物馆、纪念馆分为公立和私立,但公立的更多,提供的就业机会也更多。公立博物馆、纪念馆基本都是非盈利性质的事业单位,需要通过考核招聘或公招考试获得编制。近年来文博事业蓬勃发展,全国各地的博物馆、纪念馆也不断涌现,但目前公立单位的编制都趋于稳定,招聘的数量也比较有限,竞争难度也比较大。博物馆的盈利能力有限,私立博物馆也很难大量招人。博物馆、纪念馆能提供的工作机会相对稳定,不会太多。 4.文物行政主管部门 包括文物局、文管所等,处理与文物相关的行政管理事务,岗位为公务员或事业编制,考取编制是进入行政管理部门的核心途径。 5.高校公共课老师、辅导员 公共课老师、辅导员是硕士以上毕业生的一个重要选项。公共课主要是与历史相关的中国近现代史、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近几年高校的公共课老师招聘人数激增,已成为历史学毕业生,尤其是近现代史毕业生的一个重要选项。辅导员在高校主要做学生工作,需求量也是比较大的,事实上所有的硕士以上毕业生都有机会从事大学辅导员的工作。 公共课老师、辅导员在高校中通常研究压力要小很多,也是一种具有性价比的选择。 6.新闻出版 历史学作为一个文科专业,以文笔见长、从事新闻出版的也不在少数,职位包括记者、编辑等。记者户外工作比较多,需要不断采编新的资料。从事出版社编辑的硕士研究生较多,岗位要求很高的文献处理能力。 7.其他工作 由于专业对口的工作机会相对较少,历史学毕业生无论是自愿还是被迫,从事其他工作的也很多,如行政文员等。如果有高层次院校的加持,找工作会更加容易。 笔者硕士毕业已将近10年,本科的同班同学已经都进入了职业发展的较稳定阶段,简单在此总结一下本科同学的发展情况。本科所在历史学基地班总人数35人左右,本科毕业时70%以上选择读研。据不完全统计,8人博士毕业在高校、研究院的教研岗位工作(多在高校),5人在高校担任高校辅导员等职,3人进入新闻出版行业,3人担任中学教师,3人当公务员,其余人等跨专业就业。 二、考古学 (一)专业简介 考古学是一门研究古代物质资料的学科。它和历史学有密切的关联,但又有明显的区别。历史学主要研究文字材料,考古学主要研究出土和传承下来的遗物、遗迹等。开设考古专业的学校并不多,而且很多都是有深厚历史底蕴的老牌名校。 考古学的一项重要业务是田野考古,在考古单位工作,往往有长时间的户外或野外作业,在边远地区出差是很多考古工作者的常态。所以学考古的男生往往会多一些,但也不绝对,女生也可以从事考古工作,也非常适合博物馆的工作。 考古工作照(二)课程设置 考古学的核心课程主要有考古学导论、考古学与文明史、中国考古学、考古技术、田野考古概论、考古目录学、考古学史、文物保护概论、文化遗产概论、博物馆学概论等。考古学是一门技术性学科,田野考古、文物修复的实操也会在本科阶段进行训练。 考古学对口的就业方向主要是这三种类型的单位:考古单位、博物馆、文物行政管理单位。 1.考古单位 考古单位主要指有考古资质、专门从事考古活动和研究的单位,包括高校和考古研究单位等单位。考古学工作者是考古学毕业生专业最对口的职业路径。 在高校的考古系工作,研究的压力较大,和历史学相似,也是3年一签的编制,并面临非升即走的挑战。 考古研究单位目前还是长期的事业编制。这样的单位比较少,重庆只有1家(重庆文化遗产研究院)。 重庆女子考古队2.博物馆 在博物馆主要从事文物的保管、修复、研究、展示以及社教等公共服务工作,部分博物馆也会开展考古发掘。在一个大型的博物馆,可能主要从事的是某一项业务工作,比如文物保管员、文物修复师、研究人员等;在一个小型的博物馆,则各方面工作都要参与。与历史学进博物馆一样,如何获得编制才是关键。 4.文物行政主管部门 参见历史学相关内容。 4.其他 还有其他的一些工作机会,比如海关(文物稽查)、国土资源等部门也会招聘考古等专业的毕业生,但是招聘人数非常少,就不单独讨论了。当然,也可以选择与专业完全无关的工作,这就不在本文讨论之列了。 考古学专业的就业和学历有一定的关系,考古单位对学历和毕业学校的层次要求较高,笔者刚上本科的时候,川大的考古本科生还可以进省级考古队,本科毕业时硕士成了最低要求。如果想进考古单位,至少得拥有硕士以上学历,最好是名校毕业。建议尽量选择专业实力强、行业认可度高的院校,如北京大学、吉林大学、四川大学、西北大学等。重庆地区的市属博物馆、展览馆也基本要求硕士研究生学历,本科生可选的往往是各区县的文物局、文管所、博物馆等。 三、文物与博物馆专业 (一)专业简介与核心课程 文物与博物馆学可以看作是考古学的一个分支,核心课程包括考古学导论、考古学与文明史、文物保护概论、文化遗产概论、中国考古学、博物馆学概论、博物馆藏品保护管理、博物馆营销、中国古代美术史等,课程与考古学也高度相似,主要培养文物、博物馆相关的研究和实践能力。 博物馆藏品管理(二)职业路径 博物馆学主要对口文物系统就业,包括博物馆、展览馆、文物考古研究机构等,主要从事文物保管、研究、展示等,但很少从事户外考古发掘,这也是本专业和考古学的最大差别。 1.博物馆工作人员。(同上)。 2.文物行政管理部门。(同上)。 3.其他。(同上)。 总体来说,历史类的三个主要专业在未来的发展上是有明显不同的,历史学偏重文献研究,考古学偏重历史遗物、遗迹研究,文物与博物馆学更偏重博物馆方向。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做出选择。三个专业对口的工作都偏向体制内就业,所以收入并不算特别高,想赚大钱的考生谨慎选择。历史类的就业机会并不算特别多,未来就业压力可能偏大,尽量选择学校层次高的院校。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linshengzx.com/jljj/14736.html
- 上一篇文章: 高考分数刚过本科线,可以填报这些大学,家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