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昌邑区满汉文化融合的缩影
民国初年昌邑区老街影像 吉林市昌邑区以境内过去的昌邑屯得名,至今辖区内还有条老街叫“潍昌街”,好多老街区还住着不少昌邑人的后裔。 今天的昌邑区已经成为吉林市的中心城区 清乾隆九年(年),山东省昌邑县李家郜、西营庄、徐家官庄几家亲戚逃荒到吉林城东五里许(今吉林市昌邑区潍昌街道辖区内)搭窝棚栖身并开荒种田,少有积蓄后,便于此建房安家,形成屯落,因怀念故乡,于是取名昌邑屯,当时属奉天府永吉州所辖。清乾隆十二年(年),永吉州改为吉林厅。清光绪八年(年),设立吉林分巡道,吉林厅改为吉林府,昌邑屯归属吉林分巡道吉林府所辖。 吉林老城区(年拍摄) 民国二年(年),吉林府改吉林县。昌邑屯为吉林省吉林县所属。东北沦陷后,民国二十五年(年)4月1日,伪吉林市公署成立。以昌邑屯为中心,将全市划为5个行政区。中心区以昌邑屯命名,设昌邑区事物所。 民国时期的老街坊(年摄) 抗战胜利后,民国三十五年(年)2月16日建立昌邑区民主政府。同年5月28日,国民党政府主政吉林市期间设立昌邑区,置区公所。民国三十七年(年)3月9日,吉林市废区公所建制,置区人民政府。昌邑区为吉林市城内五区之一。 三十年代昌邑区内的寻常小学 年1月12日,昌邑区划分为昌邑、铁路两个人民公社。昌邑人民公社管辖巴虎屯等10个管理区。 吉林市区昌邑区夜景 年3月28日,撤销城市人民公社建制,恢复昌邑区人民委员会。昌邑、铁路两个人民公社所属的分社并归昌邑区,并调整为东市场(怡春里)等12个街道办事处。管辖区,东起松花江岸,西止珲春街,南起江湾路,北止莲花泡山麓,计15.32平方千米。 昌邑区河灯表演 在吉林昌邑区辖区内有座文庙,始建于年,是东北最大的文庙,与曲阜孔庙、南京孔庙、北京孔庙并称为中国四大文庙。 吉林文庙旧照片(年拍摄) 以昌邑屯为代表的山东移民聚集地兴起的孔孟文化,充分显示了清朝对汉文化传入东北的认可,更是汉文化与东北少数民族文化融合的历史见证。 今天的吉林文庙 摘山东昌邑移民后裔,吉林昌邑区微博博主广济思乡诗作一首: 挈雏携老闯关东 斩草开荒落此中 回望乡关流浪汉 恋于黑土自耕农 饥民果腹知思旧 邻里无食盼再逢 异地成屯号昌邑 故园之梦逐年空 注:乾隆九年,山东昌邑县饥民逃荒来到吉林市 落户,形成昌邑屯,即今昌邑区 年7月17日 吉林雾凇 相关链接: 齐西人文:一辆木推车推出两位省长13名知县 齐西人文:分任江浙省长的进士兄弟 齐西人文:敢与王爷叫板的“八翰林”齐忠甲 宣纸烙画——鉴证昌邑人闯关东的非遗文化 内容转载自治疗白癜风去哪里白癜风哪个医院能治疗得好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linshengzx.com/jljy/3763.html
- 上一篇文章: 长春从衙署名到地名
- 下一篇文章: 重要新闻吉林省放开部分医疗服务项目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