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全面系列活动之以文化自信之光照亮伟
年12月28日由公共基础部、学生工作处、校团委组织,于表演校区C座5楼开展“以文化自信之光照亮伟大复兴之路”主题讲座,参加会议的有学生工作部部长刘向军,公共基础部直属党支部书记韩春艳,学生工作部部分老师及团委的部分工作人员,还有学校"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研究会成员一百多人。 本次讲座由李松吉老师主持,主讲人是闫西安博士。闫西安博士是中共吉林省委党校(吉林省行政学院)社会学教研部副主任(主持工作)、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文化社会学、发展社会学。近年在《光明日报》、《吉林日报》、《长白学刊》等报刊上公开发表论文10余篇,其中多篇被新华网、求是理论网全文转载。参与各级各类课题多项。其中有两个决策咨询报告获省领导签批。个人曾获得过省直机关机关青年岗位能手称号,入选省直机关青年人才库,现为国家行政学院网络精品课评审专家,吉林省社会学会理事。 什么是文化自信? 为何建立文化自信? 如何实现文化自信? 闫西安博士运用风趣幽默的语言将这三大点的知识内容传达给吉艺学子们,在本次讲座中多次与学生互动,讲座氛围活跃,对学生们来说是一次很好的精神思想教育。 闫西安博士提到说,自信是一个人的心理状态,是对文化、对民族的心理状态。我们对于中国文化的文化自信根源在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源远流长、包罗万象、博大精深的特点,中国的世界观是“易”、价值观是“和”、方法论是“中庸”。中国人善于用“儒道佛”三教合一的精神内核指导自己的行为与言论,调整自己的精神状态。 文化作为软实力越来越成为考核综合国力的因素,世界各国将重心从军事转到经济,再到文化,培养文化自信成为发展的需要、文化交融的需要和改善国家形象的需要。 “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文化越兴盛,民族活力就越大,所产生的民族凝聚力就大;文化越衰落,民族越没有活力,所产生的民族凝聚力就越小,这是世界文化发展的一个普遍规律。 “作为在校大学生,我们能做到的就是培养文化自信意识,在生活中、学习中,以及艺术创作中逐渐建立“四个自信”,即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和文化自信,其中文化自信与我们密切相关。有了文化自信,会让我们的艺术创作更为流畅,使得我们的艺术作品更具有民族性和世界性,使得未来的艺术发展更加宽广。 ”g审核:范广雪主编:段凯文编辑:孟嘉宝 摄影:王骁郭瑾 张瑞麟曾郁婷 长按识别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linshengzx.com/jlyw/13304.html
- 上一篇文章: 2016年11月10日吉林省内建筑业招标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